有人托关系,找了四五个朋友,想到我的公司做管理。通过打听得知,他46岁,原来在一家外地公司做副总,最近因为一次职场变故,直接被降职为普通员工,所以我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他。
职场中,35岁以后,算是大多数人的职业稳定期,很少会发生变动,而如果能在公司干到46岁,可以称得上是元老级别的员工,但直接从副总岗位被降职为普通员工,一定是有原因的。
职场中,没有无缘无故的降职
工龄长的员工对于公司来讲并不仅仅只是员工那么简单,他更是公司一种精神的象征,是公司发展的见证人。降职一定会有原因,而这种“断崖式的降职”更会深藏一些秘密。人到中年,被降职我分析,可能会有4点原因:
1. 在工作中出现了重大失误,给公司带来了不可挽回的财务或名誉损失,所以因此被降职。
2. 日常工作中长期绩效不佳,成为工作“拖后腿”的人,并且还不思进取,甚至在同事面前传播对公司的厌烦情绪。
3. 职场关系处理不当,要么公然看对上级领导,给领导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印象;要么就是在公司中拉帮结派,形成对立,最终因自己“站队”错误而被降职。
4. 被年轻人取代,长期工作是一种熟能生巧的过程,职场的中年轻人学习速度快,应用效率高,善于接受新事物,并且人工成本低,所以有些职场老员工容易面临中年失业的危机。
而托关系找我的人是从副总岗位直接被降为普通员工,我猜他的降职原因应该不是第4点,而是前3点中的某些原因。
而作为高级别管理者,如果出现了在工作中有重大失误、日常工作长期绩效不佳、职场关系处理不当这三种情况,那对公司造成的影响会非常严重。
别人眼中“断崖式降职”的人
在遇到有这种经历的人时,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怎么会从那么高的职位降成普通员工?”
第二反应会是:“一定是做错了什么事......”
所以说如果有这样的经历被人知道了,确实有些难办,例如我也是这样先发出疑问,然后会作出初步判定,第一印象可能会是中等偏下。
面对“断崖式降职”的人会有什么反应
1. 选择认命,留守“养老”
有一些心态比较好的人会觉得自己已经为工作操劳这么多年了,该赚的钱也赚够了,虽然职场工作存在问题,公司也作出了降职处理,但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讲对公司还是拥有一定感情,不如就休息一下,放松心态,选择留守公司“养老”。
2. 寻找机遇,等待跳槽
例如这位托关系找我的人,他就是在主动寻找新的机会,想要完成跳槽,另谋机会,其实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起码还没有放弃自己的职业机会。
3. 愤怒离职,选择创业
多数人被从高职位,降职到普通员工在心理上肯定是无法接受的,而且公司作出这样的决定也是为了顾及情面,所以没有采取直接裁员,但其实想要让其直接离职的态度基本已经表现出来了。
遭遇被降职的人可能会直接愤怒辞职,而且毕竟曾经属于企业高级管理,做过副总的人,要么是副总公司核心技术,要么是负责公司核心业务,要么是负责公司核心管理的。
这样的人手上也有大把的资源可以利用,自己创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以上3种选择没有好和坏之分,选择哪种都没有错,只要跟着心走,不让自己以后后悔就是正确的选择。
遭遇“断崖式降职”的人该怎么自救
首先要有一点判定,就是“断崖式降职”不是因为原则性人品问题,那么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我的建议是遭遇过“断崖式降职”的人,在选择重新寻找机会时,无论是跳槽,还是自己创业,在争取机会时候,还是要先做好准备,将自己的这段经历主动讲给对方,这样既能表现出自己的坦诚,又能轻松的化解对方的疑虑。
如果你没主动讲,而是对方自己调查出来的,这可能会影响到自己面前的机会。降职只是一次经历,并不是职业污点,坦诚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总结
我对遭遇过“断崖式降职”的人还是比较正面的,但是最终能留下什么样的印象还是要靠自己,“解铃还须系铃人”。
46岁从副总降职到普通员工,并不是坏事,就看自己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未来还是要靠自己的信念去书写的。
中年降职或失业并不会有什么变化,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而且这次经历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契机,想要职场“破局”,还是要靠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