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中国父母都是年轻时辛苦工作养育儿女,到了儿女成家的年纪帮助儿女分担费用。哪怕儿女已经为人父母也仍会继续帮助,甚至不惜拿出自己半生的积蓄全心为儿女付出,而不去考虑自己的养老生活。
这其中只有极小的一部分父母是通过自己创业,成功攒下积蓄。哪怕退休后没有养老金也有足够的积蓄来供后面的开支。大部分的父母是在支持了儿女生活后是没有什么积蓄的,日常生活靠每个月申领的养老金或者社保。
01退休人员养老金分级档,达到这个级别,养老不用愁,晚年幸福
虽然说老了以后花销就小了,不爱买新衣,也不爱添置东西。但是想要过得好,一个月大概需要多少钱呢?其实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有不同等级,据调查显示,如果把养老金划分为十档,那么能达到第五档的要求就已经很高了。生活就可以比较轻松了。
因为工作的性质不同,有的人在政府机构,有的在普通私企,当退休后收到的养老金也是不一样的。按照之前的调查显示,能达到养老金等级中的第四级,就已经是年轻人需要拼命工作才能勉强达到的程度了,甚至有的都达不到。
像这个标准里面的第五档,才是现在老百姓能达到的程度。如果工作的时候能到这个档次,那么老年生活就能够很轻松了。只不过老百姓中能到这个档次的也仅仅是一小部分。
更多的人是从第七档开始的,大概就是3-5万,这已经算是养老金里比较多的了。领取养老金,比较高能到几万的,很多都是国企的员工,上市公司,银行或者其他事业单位的员工。这些平时工资并不高,但是养老金比较高,养老政策也好。
有人可能说有几万就能过得挺好了,毕竟花销没有年轻那么多。但是并不是这样的,现在很多老人退休后选择帮助子女带孩子,看着子女生活不富裕还会补贴孩子。虽然养老金花在自己身上的少,其实是他们把大部分钱都给了儿女和儿女的下一代。
如果说子女的下一代结婚的时候,如果条件不好,老人疼爱儿孙也会给出一笔钱支撑小家庭的建设。如果老人的养老金比较少,给儿女带孩子,补贴儿女家庭支出。留给自己的也就寥寥无几了。到了第七档也就勉强生活,到了第五档才能稍微宽裕一点。
02平常应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教会孩子管理财务
从孩子小时候就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念,从每个月或者每天给的零花钱,怎么支出,用在什么地方。让孩子从小就可以学习管理自己的财务,这样才能给孩子培养良好的消费观念。
对于自己的支出最好是有计划性的,花钱不能完全随自己心意,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而是尽量把钱花在必需品上,这样才能留有余钱,不至于负债。
2、不要在网上借贷
现在消费的便利条件促进了人们的超前消费,哪怕手里的资金不够也可以通过信用卡,分期,或者网络借贷去支付。有时候超前消费太多,容易还不上债务。甚至因此有人去开通第二种借贷,通过这种方式以贷还贷。但是这样很容易两个都还不上。
这就是对于财务没有一个合理规划,冲动消费后自身经济条件不足以支撑后续部分。造成的问题。虽然花钱的时候很开心,但是还贷就麻烦了。年轻人要懂得存钱,超前消费可以,但是要控制,超出自己能力太多的消费,会给自己和家庭造成负担。
3、做好合理规划,有支出有存款
如果能在退休前做好合理的规划,不仅能够有更好的生活条件,也能为退休后的生活打好基础。等退休生活到来的时候,才能有足够的金钱来享受生活,哪怕补贴了儿女以后也足够自己的支出。
总结:
父母一定不能指望老了以后靠养老金生活,而不留存款。这种方法并不可取。只有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攒钱,并且教育孩子要控制消费,正确的消费。
这样年老了以后才能过上平静的退休生活。不管有没有退休,我们也都要为自己做好打算,没有存款的养老生活,风险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