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湘潭大学博士服务团“振兴进程中乡村养老”调研走访邵阳县石莲村
2021-07-21 15:21  浏览:579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指导老师:成志刚、张月朗、田小文 肖茜文 谭心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这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养老事业指明了方向。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湘潭大学博士服务团三下乡实践团队以“振兴进程中乡村养老”为主题来到了邵阳县石莲村,走访村里老人,了解农村老人的生活状况,推动当地养老产业发展。




7月15日下午,调研团队乘坐乡村巴士前往石莲村开展调研。首先,团队与当地村委会取得联系,说明团队来意并寻求支持;紧接着,调研队伍和村委会就调研活动进行了座谈交流,村干部言简意赅地向成员们介绍了目前村里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及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困难。


通过此次座谈会团队成员了解到村里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大体情况,当地养老机构开设情况,村内休闲娱乐设施,村内医疗保健条件等一系列和农村养老相关的情况。调研发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较严重,存在很多空巢老人;村内硬件设备和医疗队伍比较有限;村里缺少供养老院建设的资金支持,养老条件相对城镇较落后。随后团队负责人也就这次调研主题进行了工作介绍,会上队员们仔细聆听领导讲话,为接下来的实地调研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7月16日至17日,湘潭大学博士服务团进行了为期2天的走访调查,团队成员分为四个小分队,深入到村里的各个地方,通过分发调查问卷和提问的方式了解当地老人的养老状况。由于老人年事已高,视力,听力不是很好,甚至一部分老人不识字,还有方言问题等这些都给调查带来了一些困难。针对以上情况,成员们将问卷问题中的一些专业术语改为平时习以为常的话语,使老人更容易明白问卷问题,并在不打扰其他人的情况下,尽量提高音量。在村委会的支持下也有同行的村里大学生充当志愿者,使团队成员们和村里老人进行更有效的沟通交流。在活动过程中,一部分老人对调研队员怀有抵触情绪,不愿接受采访。但是经过耐心解释来意之后,大部分老人同意接受采访。




调研各小分队在村里大学生的带领下前往寻访多家农村老人。在介绍了队伍是来自湘潭大学博士服务团之后,爷爷奶奶们很是热情,积极配合了调查问卷和访谈,面对镜头仿佛有说不完的话,畅谈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养老需求,给调研队伍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和建议。




根据调研队伍走访发现: 当地老人多为65岁以上的农民,大多数老人没有退休金,他们对现在的养老制度不太满意,村里老人养老金很低,每月在一两百左右,并不能满足基本的生活支出,大部分生活费用都靠积蓄和子女供养,老人生活相对比较拮据。由于老人养老的最大开支是在医疗支出上,所以老人们希望政府提高农村养老金,改革医疗制度,使得农村老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能够得到实质上的解决。村里老人认为农民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希望国家政府能提高农村老人的养老金待遇,使养老金和医疗制度都能与城市水平相协调,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加强维护老人本身的权益。




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到石莲村的五保户和低保户主要生活来源是政府补贴,医保靠政府购买,基本生活有保障。村里有给老人们提供简单的体检。村干部平时也会看望关心村里的老人家,了解他们的近况。五保户的住房问题由政府保障,确保了老人们的住房安全。总体上老人们对于目前的养老政策表示满意,并且对当前的养老状况也很满意。通过此次调研也了解到,在养老基本保障实现的情况下,随着社会整体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还有很多可以拓展的空间。


通过本次活动,调研队伍对十九大报告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相关内容在农村的具体体现有了深刻的认识。在石莲村的老人们身上,队员们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给人民群众所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同时也发现我国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我们意识到作为青年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关注老人幸福,携手共筑“中国梦”,我们,一直在路上……


(责任编辑:李韩霞)


作者/来源:湘大青媒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发布人:b6de****    IP:117.173.62.***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