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两次中风都坚强地站了起来,但终究还是没逃过上帝的眷顾。
9月15日,一代商业奇才王遂舟在上海陨落,多年也没甩掉的顽疾中风,无情地夺走了他的生命。
62岁,对于很多企业家来说,还是当打之年,但很可惜,王遂舟只能到另一个世界去再续他的人生传奇。
王遂舟提起王遂舟这个名字,或许大多数人都感到陌生,就算曾经听说过的,也差不多已经遗忘,但在30年前的河南零售界,他就是那张最响亮的名片。
“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这句广告词代表了郑州百货商场的一个辉煌时代,而王遂舟就是这个时代的缔造者。
在上个世纪中国商品短缺的时候,很多地方的国营百货商场就是人们唯一的购物场所,我们现在口中的零售服务业,在那个年代,根本没有服务可言。
由于供需的主动权在卖方,顾客买东西往往还要忍受售货员的爱搭不理甚至白眼,柜台上还会放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货离柜台、概不负责”。
但就在这样习以为常的零售氛围下,王遂舟竟然能够提出“顾客就是上帝”的服务理念,向旧有的体制规则发起挑战。
有人说,奇才往往都是无师自通的,王遂舟就是这样的人,在亚细亚之前,他是一个军人,对所谓的零售一窍不通,但一进入这个行业,就刮起了一阵旋风。
王遂舟(右二)1988年,30岁的王遂舟以空军政工干部的身份从部队转业到郑州,他的去向已经基本确定,郑州市工商局铁路分局副局长。
但就在他即将走马上任的前夕,一家叫中原不动产公司的老总找到他,希望他出任一家正在筹建的百货商场的总经理。
一边是体制内的公务员干部,一边是前途不确定的总经理,按普通人来说,大多都会选择前者,而王遂舟却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总经理的职务。
其实,王遂舟本就不是安生的人,再加上那个时期,“海南淘金”、“万元户”等热词,也是让每一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都内心躁动的。
王遂舟只提了一个要求,百货商场所有的事情自己一个人说了算,总公司不得插手,然后拿着40万的筹建费用,就开工了。
大概筹备了7个月,1989年5月,亚细亚商场隆重开业,为什么取名亚细亚,这寄托着王遂舟的一个宏大的梦想,他要做最大的。
在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编写的《职方外纪》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
“亚细亚者,天下第一大洲也。”
而郑州的第一家亚细亚商场,也确实给了王遂舟足够的信心,据说开业的第一天,商场里90%的货物被抢购一空,以至于不得不提前关门。
而之后,亚细亚商场每天都人潮涌动,必须安排保安维持持续,分批放顾客入内才能正常营业。
也许你会问,王遂舟使用了是什么样的魔力,让顾客着了魔似的要往里冲,因为他真正让顾客体验到了当“上帝”的感觉。
图来自郑州晚报记者马健首先是形象,走进亚细亚就像进入了一个豪华的星级酒店,不但商品摆放整齐,还有鲜花绿草、舞台表演、儿童乐园,堪比现在的室内综合体购物中心。
其次是态度,以前的售货员就像债主,而亚细亚的营业员就像保姆,统一的着装、标准的普通话,最重要的是见到顾客先鞠躬、后问好,满脸都是让人舒服的微笑。
第三是服务,东西卖完了没关系,可以去做缺货登记,第二天来肯定有,对于买得多的顾客,还提供免费送货。
如果从模式来说,已经是现代商场的标准,而除了这些,王遂舟还有让人不可思议的营销和公关。
他把郑州的年轻漂亮姑娘都招致麾下,通过培训成为迎宾员,往商场里一站,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很多年轻男性,就算不买东西也要进去逛一逛。
而在商场的门口,每天早晨举行升旗仪式,仪仗队也是由精挑细选的漂亮姑娘组成,引得商场门前大街上每天都有一大群人早早等在那里一睹风采。
广告语则成了郑州人的口头禅,“星期天哪里去,亚细亚”,登上央视荧屏后,王遂舟又把广告语改成了“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
图来自郑州晚报记者马健在王遂舟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运作下,郑州亚细亚7个月的时间就卖了将近1个亿,1990年突破1.8亿,一举挤入了全国百货商场50强的行列。
彼时,亚细亚的名气有多大,从网上一则小故事就可见一斑,天津一个小学语文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叫《我的理想》,结果很多学生写的都是:
“到亚细亚,当营业员。”
1992年,亚细亚的名声达到巅峰,王遂舟也在那一年当选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人大代表”,还获得了河南省政府的通令嘉奖,可以说,他就是彼时中国零售界的“中原王”。
全国各地来考察学习的同行更是络绎不绝,甚至还有外国的访问团,这让王遂舟更加豪气满满,郑州已经装不下他的梦想了,他要走出郑州、走出河南、走向全国。
从1993年开始,王遂舟开始了连锁之路,4年的时间在河南省内开了6家,省外开了9家,省外的名字没用亚细亚,而是仟村百货。
但王遂舟虽然是个商业奇才、营销高手,却不是个优秀的管理者,企业盘子一大,各种管理短板就暴露出来了。
王遂舟一味地要求打造高标准服务,却从不计算经济账,曾经因为嫌弃广州开的仟村百货营业员不达标,甚至包专机从郑州拉了几百个营业员过去做示范。
而与此同时,王遂舟独创的花样营销却很容易就被竞争对手模仿和复制,形成了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的局面,并不讨喜。
但王遂舟的运营成本比对手要高得多,于是逐渐出现亏损,再加上扩张过猛,无力偿还银行贷款,亚细亚就此停止了野蛮生长。
王遂舟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他还没来得及调整航向就突然得了中风,1996年,为了修养病情,王遂舟不得不提出辞职,而这一辞就从此销声匿迹。
王遂舟走了仅一年,亚细亚也跟着轰然倒塌,各地分店也相继停止营业,一个辉煌的时代宣布终结。
其实,离开了亚细亚的王遂舟养好身体后,还有机会重返零售界,许多同行都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请他出山再战江湖。
但王遂舟拒绝了,宁愿开服装店、卖二手车、当搬运工艰难求生,也不愿再踏伤心地,他曾经说过:
“如果亚细亚垮台了,就是我最大的耻辱。”
2008年,王遂舟二次中风,虽然最后还是站起来了,但留下了后遗症,有一条腿不灵便了,走路要比常人慢得多。
但即使如此,王遂舟还是停不下来,2010年又一次创业了,在上海创办了和佑老龄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进军养老产业。
10年来,王遂舟已在上海、山东、海南、黑龙江、河南等地开设了多家养老院、社区托老中心、养老社区等。
这一次,和佑一直走得很稳健,王遂舟没有重蹈亚细亚的覆辙,但他没预料到时间,上天剥夺了他实现第二次人生梦想的机会。
曾经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问他身体能支撑吗,王遂舟说:
“只要我不死,我就会奋斗。”
而如今,王遂舟彻底停下了脚步,留下的,是两个最大的遗憾,已经逝去的亚细亚,和正在生长的和佑养老。
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或许也是一种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