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4月1日,人社部发布养老金上调4.5%的方案后,已有江西、上海、福建、湖北、江苏、新疆等18个省市发布了养老金调整方案。虽然养老金已是17连涨,但实际上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涨了好几百,有人连100块都没有涨上去。
养老金是怎么调整的?
目前各省市养老金上调方案是在人社部的调整方案上,结合各自的经济情况、历史原因、以及养老金基金的总量等综合因素调整的。养老金之所以上涨,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物价上涨。
养老金具体调整方案由三部分构成:
1.定额调整
固定的、统一的上涨,如上海每人每月上涨70元,安徽为35元。
2.挂钩调整
一是根据每人缴费年限,如辽宁,1-15年每年加1元,超出15年,每年加2元,如果社保交了30年,一共加45元。
二是根据每人2020年12月份的养老金基数,如天津为增长1%,福建为2.18%。
3.倾斜调整
这主要是针对高龄、退役、低保等等人群,予以的特殊照顾。比如陕西,70-74岁加10元,75-79岁加20元,80岁以上加30元。
18省市养老金方案比较
正好近日,人社部部长张纪南在署名文章中指出,2020年企业职工的平均社保为2900元。我们就以此作为基数,做一个比较。假设老王今年62岁,去年养老金为2900元/月,社保交了30年,老王在各省市的养老金上涨情况如何?详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西藏在养老金方面依旧独领风骚。河南省意外的连100元都不到,但是河南对高龄老人的补贴较大,90岁以上可以补贴60元,为各省之最。江苏的定额调整看着不高,但是整体水平属于中等。
特色养老金调整方案
目前18省市养老金调整方案中,有4个地方的方案,非常有特色,受到不少退休老人的欢迎。
上海
上海作为摩登大都市,在养老金方面突出了保护女性的一面。将高龄倾斜按性别划分,有区别对待,如女性年满60岁加20元,而男性要年满65岁。
另外从60岁开始高龄补贴,也是一大突破,一般省份最低要从65岁开始。让退休老人尽早享受到高龄倾斜的福利,这一做法值得各省学习。
河南
一般省市都是对高龄老人、退伍军人、边缘贫困地区的人进行倾斜调整。这次河南创新的对低收入人群做了倾斜。具体方案是在养老金按方案调整后,仍不满1000元,增加20元,增加后不得能超1000元,也就是1000元封顶。
河南省不仅对高龄老人做了很大的倾斜,对低收入人群也有照顾,因此今年河南的方案,可谓可圈可点。
安徽
安徽省在高龄倾斜以外,还规定70周岁、75周岁、80周岁、85周岁,4个年龄段的退休老人,累计享受高龄倾斜部分低于140元、180元、280元、390元的予以补齐。
一般年龄越大,收入来源越少,安徽省的这一做法,充分考虑到高龄人群的生活问题,值得点赞。
北京:
北京在挂钩调整中,没有和其他省市一样,在2020年基础上以百分比进行调整。而是依据2020年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5786元,划了上下两档。高于5786元,每人每月增加20元,低于5786元,每人每月增加55元。
低者高调,高者低调,有利于缩短高低收入人群之间的差距。
总结
除这些省市以外,其它省市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会陆续出台。养老金调整方案,由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三部分组成。
各地的方案都是综合各自情况制定的,有的定额调整高,雨露均沾。有的挂钩调整多,养老交得越多、越久,涨得就越多,体现了多缴多得原则。有的倾斜调整有特色,保障了特色人群老有所养。
养老金17连涨,你对自己的养老金有信心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