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聚会,两鬓斑白,都成了老头老太太,可谈论最多的却是当年知青下乡的话题,难忘的岁月刻在了骨子里,始终挥之不去!老知青的养老金,能不能多涨点?”
知青插队的日子,成为一代人终生难忘的时光,或悲或喜或苦或酸,再提起,双眼不自觉饱含泪水,甚至总有人想去看看当年奉献青春的第二故乡。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这一代人已经老去,没能盼到养老金额外多涨的消息,却带来了工龄长不吃香的消息,是否意味着知青下乡的那几年荒废了,没有任何回报了呢?
下面【社保精算师】为你讲解知青下乡认定工龄的三大好处:
01、养老金取消与工龄挂钩,工龄是不是作废了?
最近上海市颁发的2021年养老金上涨方案引发热议,网友们讨论的点主要集中在养老金上涨是否应该取消与工龄挂钩。
养老金上涨分为三项调整,第一项是定额调整,类似于阳光普照,令养老金低的人拍手叫好的一项调整,第二项挂钩调整,一般是与工龄挂钩,与养老金水平挂钩。
第三项调整也就是倾斜调整,比如说军转干部、边远地区及高龄老人,甚至在去年辽宁省的方案中,也对前两项调整后养老金不足2500元的人,纳入了倾斜调整的范围。
而今年上海市的养老金上涨方案则是取消了与工龄挂钩的部分,不少人给我留言,是否代表着知青下乡的那几年不能多涨了,可不是亏大了吗?工龄到底有哪些好处?
02、上山下乡的时间计算工龄,好处有2
1985年,劳动人事部《关于解决原下乡知识青年插队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劳人培(1985)23号】文件规定,知青上山下乡的那几年,按照视同缴费年限认定,也就是常说的认定工龄。
比如说知青下乡4年,工作35年,那么此人计算养老金的工龄便是39年,根据上述养老金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有一项重要影响因素便是缴费年限,也就是例子中的39年。
同等条件下,39年工龄比35年工龄要多领一些养老金,这也是对老知青当年艰苦奉献的认可,而且除了图片中两项养老金外,还可以多领一项过渡性养老金。
(1)第一大好处,基础养老金增多
假如知青下乡不能认定工龄,这个人缴费年限只有35年,按照100%档次缴费,以大连市为例测算后,基础养老金就等于7962*(1+1)/2*35*1%=2787元。
而如果认定了工龄之后,同等条件下,基础养老金就等于7962*(1+1)/2*39*1%=3106元,也就是多领了319元。
(2)第二大好处,还能领过渡性养老金
对于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各地区都有不同的方法,但是都是与工龄正相关,就以大连市为例,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如下:
过渡性养老金=(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建立个人账户前年限+特殊工种折算年限)*1.4%=7962*(1+1)/2*4*1.4%=446元。
综上所述,知青认定工龄后,养老金会大大提升,按照文中案例所示,能多领765元,如果取消工龄挂钩,养老金上涨是不是就少了呢?
目前,仅仅是上海市颁布了方案,虽说是取消了工龄挂钩,但是加大了养老金水平挂钩的比例,所以,养老金高的人还是能多涨,也不直接说知青下乡的工龄会作废。
最关键的是上海不足以代表其他各省市的趋势,所以,大家不必过于担心,想要知道养老金上涨的最新消息,请动动手加我的关注,谢谢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