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出生到后期成长,如果说父母是最爱自己的人,相信很多人不会反对。“可怜天下父母心”,从我们降临的那一刻,我们通常就收获了两位最爱我们的人。父母的悉心照料,无私的付出,不求回报,没有私心,只希望我们能平安成长,幸福生活。
年轻人也辛苦奔波,努力工作,为了家庭幸福,为了子女成长,为了父母的晚年生活努力。而且我们也相信,大多数的年轻人都是孝顺的。但偏偏也不是每个子女都是孝顺的,这种人可能缺乏感恩的心,不进行赡养义务,哪怕被周围人所诟病,他们依然坚持不履行赡养义务。
我们唾弃这种行为,也为这种人而感到不耻。偏偏有一个女子,她大放豪言“坚决不给父母养老,哪怕你把我告上法庭!”如此的不孝言论,按道理,应该被人们所唾弃,但奇怪的是,周围人却对这种“不孝”行为,表示理解。
女儿放狠话:“告我也不帮你养老”,原以为不孝,舆论却一边倒
我们来对事情的前因后果,一探究竟。李女士出生在一个条件并不优渥的家庭中,父母受传统落后的思想影响,对李女士并不是很喜爱。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所以在她出生之后,父母选择了为她再生一个弟弟,从此她变成了家中的“长女”。有了弟弟,父母很开心,可是姐姐的日子却难过了。
同样是亲生的孩子,父母对弟弟却格外疼爱有佳,家里好吃的,好玩的,一定会紧着弟弟。李女士倍感委屈,但还是选择当起了“懂事的姐姐”。
帮家里干活,照顾弟弟,不争不抢,学习优秀,毕业后便放弃生造,早早工作,用工资贴补家用,为家里减轻经济负担。
相反,李女士的弟弟从小在父母宠爱中长大,脾气暴躁,不讲道理,不学无术。不仅没有考上大学,连一份普通的工作也没有。弟弟每天都游手好闲的待在家里,惹是生非,做起了手掌朝上的“啃老族”。而父母也年岁大了,没有好的收入,家中也仅靠一些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生活。
弟弟转眼间到了适婚年龄,家中一白二穷,连最简单的彩礼也拿不出。这时候,父母再次想到了有出息的女儿。但碍于情面,自作聪明的父亲,谎称自己病了,还比较严重,付不起治病费用。
李女士知道后,没有怀疑不假思索的就给家中打去了“治病钱”。弟弟的彩礼钱,顺理成章的得到了,也按部就班的顺利结婚了。过了很久,李女士终于得知了父亲的“阴谋”,明白了自己的善良,自己的孝心,被自己的亲生父亲利用了,一股怒火,燃上心头。
“爸,我再也不会给家里寄一分钱了!”父亲觉得女儿绝情,气急败坏的要告女儿。于是就有了前文提到的那句话“你就是告我,我也不给你养老!”
周围人开始不明事情缘由,都说李女士“没良心”。后来,事情的缘由传开了,周围的亲朋好友却态度转变,分分支持李女士,还有人建议她就此做个了断。
大家都认为,这样偏心的父母,这样不学无术的弟弟,不认也罢。父母娇纵弟弟,现在弟弟依旧“啃老”,还需要父母帮衬,这也是父母的自食其果。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能明白人情冷暖,感恩父母的付出,那么我们作为家长也要明白是非,公正对待,严格要求自己,为子女做个好的榜样。
一、以身作则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深远的。我们作为家长,很多不经意的行为,都会给孩子造成影响。当我们费尽心思的给孩子讲道理时,我们不如做好自己。作为家长,我们本身要尊重老人,善待自己的父母,赡养老人,不逃避责任。
我相信在这样言传身教的环境中,哪怕不对孩子过多教育,这样环境成长出来的孩子,也不会差,必定也是恭顺孝顺的。
二、注重品德
现在的时代,各种教育资源丰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往往是费尽心思。但是我们不仅要丰富孩子的大脑,还要注重孩子的德行教育。一个再优秀,再聪明,再有出息的人,品德不好,从根本上,他就是一个失败的人。
“先成人,再成才”的道理,我们不用多说,品格教育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百善孝为先”,孩子在出生时,就是一张干净的白纸。“人之初,性本善”,我们作为家长,必须从小对孩子进行品格教育。可以通过图书,事例等,让孩子真切的感觉到亲情的力量,感受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懂得感恩。
三、自主独立
很多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没有什么出息,甚者不仅一事无成,还有的触碰法律底线。像李女士的弟弟,就是溺爱成长下的失败案例。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孩子。但是我们必须深思,到底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真的对孩子好?是没有底线,没有原则的一味顺从?
还是用自己成年人的思维,限定孩子的成长?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感动自己的行为,不辞辛苦的做些自己心目中的“好父母”?
我想说的是,这样长大的孩子,发现自己一无是处,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时候,他们也会怨恨自己的父母,不仅不会顾及父母的好,相反会更加怨恨。
没有一个孩子,在青年时期想成为一个“啃老族”,我们都幻想着,自己成年后年轻有为,事业成功。幼年时期,我们就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可以鼓励帮助,但不要越俎代庖,否则适得其反。
总结
如果说孩子的智商还有可能是先天影响的,那么“孝顺”的品格,一定是后天培养的。我们可以很爱孩子,但是不要用自己世俗的思想,去错误引导孩子原本单纯的心灵。
当孩子出现不尊重长辈的行为时,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责备,也更要反思自己是不是起到了“镜子”作用。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是善良孝顺的,家长们应尽到自己的责任,千万不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培养出一个“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