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柠儿【原创内容,欢迎个人收藏转发】
亲贝网小编了解到,不管男女老少都比较关注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甚至有些年轻人,早早就为养老做好了打算,比如丁克、不婚主义,还有婚后对养孩子比较有感触的宝爸宝妈们。主要是因为,养老是个大问题,每个人都要面对。
我楼上的邻居,陈叔叔和老伴同岁,今年都迎来了退休生活。问他们担不担心养老问题,他们一脸笑意地说:“都提前做好准备了,有退路了,养老还有啥担心啊?”原来,从年轻的时候,他们两个就打定主意坚持“三拒绝”的养老法则,然后在50岁前就做好了准备,晚年就算不靠子女也享福。
第一法则:拒绝子女“啃老”,不替子女买车买房
很多老人晚年生活质量差,主要就是把手里的存款和养老钱都贴补给了子女,造成子女一味地“啃老”,父母手里没钱,还天天被埋怨,吃力不讨好,又天天受气。因此,像陈叔叔夫妻俩,一早就跟儿子和女儿言明,他们结婚父母不会替他们买车买房。如果他们钱不够,可以借,但是借多少父母自己说了算,不要子女狮子大开口。
而且,子女的重大花销他们一律不管,比如孩子上学、家里装修等,老两口都不管。因为一管,就管起来没完没了了。管到最后,还容易手里的养老钱被榨干,晚年生活自然不幸福。所以,他们自己手里拿着养老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吃穿不问子女要钱,也不让子女啃老,等到老了走不动了,再让子女尽两年该他们尽的赡养义务。
第二法则:拒绝帮子女无偿带娃,可以偶尔帮忙
另外,陈叔叔说,他看到身边一些老人因为带娃的事每天累死累活,还没有一点自由的晚年时间,就打定主意拒绝帮子女无偿带娃。因为,带娃不是他们的义务,是孩子父母的义务。真要他们带娃,偶尔可以帮忙带带,如果是长期带,那就要发工资。这样可以让子女知道父母不欠他们的,不该白白给他们带娃,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子女手里挣一点养老钱,以后不用看子女的脸色。
毕竟,作为孩子的长辈,“隔代亲”还是要有的,不能完全不管带娃的事。但是,又不能为了带娃牺牲掉晚年的生活,毕竟辛苦大半辈子了,晚年老人也想过点舒心的日子。因此,象征性地帮子女有偿带娃,或者偶尔免费带娃是可行的,前提是让子女明白:父母不欠他们的,不帮他们带娃也没有什么错,两代人相互理解,晚年父母也就不落埋怨了。
第三法则:拒绝与子女同住,保持“一碗汤的距离”
最后,陈叔叔说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尽量不与子女同住。因为,两代人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都不一样,住在一起容易闹矛盾,而且还容易因为生活开销问题不清不楚,到最后老人很可能变成免费保姆和家里开销的承担者。因此,与子女保持“一碗汤的距离”最妙。
这样,两代人既可以相互尊重,拥有私人的空间,又可以相互关心。父母煲好了汤,可以给子女送过来尝尝,刚好不凉。而父母有个头疼脑热,子女也可以很快过来照顾。这样一来,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父母晚年养老生活也会过得更惬意。
今日话题:网友们,你对这“三拒绝”养老法则赞同吗?想过自己的养老问题吗?欢迎讨论。
~~~~~~~~~~~~~~~~当妈之后,每天心情就像过山车。刚刚因为孩子的调皮气得半死,转眼因为孩子一句暖心的话又感动得稀里哗啦。当娘的,就是在气死与爱活中来回穿梭……希望不断充电,做孩子们心中最想要的“妈妈”。从事过儿童图书编辑、儿童名著解析,写过企业家、养老院长、律师等名人采访稿,如今热衷育儿写作。关注【柠果育儿】大家每天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相互取暖,云上牧娃。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