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20年后的二胎家庭,父母养老无忧吗?指望孩子不太现实
2021-05-30 20:06  浏览:494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二胎制度放开后,很多70后妈妈开始追生二胎,80后是正好赶上二胎的一代人,年龄不大,事业处于上升期,担心一个孩子将来太孤独,于是,两个孩子是一种想象的选择,如果生两个儿子压力太大,生两个闺女“后继无人”,于是,一儿一女是最佳组合。


虽然二十年时间还有很长,我们不能清楚地知道老年的真实场景,但可以从如今的案例中进行评估。




上海88岁的老人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把自己价值三百万的房产,送了一名水果摊贩,原因是妻儿老小去世,只剩下这个老人,兄弟姐妹“不管”。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突发疾病是水果摊贩帮他捡回一条命,医院里没有家属愿意签字。年轻人照顾老人多年,老人才做出“指定继承”的大胆决定。


其实,生二胎的家庭,其中有一个焦虑问题就是父母的养老,人们都说一个孩子将来压力太大,生二胎给老大留个伴,可以缓解老大的压力。比如父母生病住院,两个孩子能够相互有个照应,毕竟孩子也有家庭、工作,靠一个孩子伺候,小家庭很快会陷入困境。




其实,对于普通家庭而言,父母养老金不多,生二胎只是为了减轻父母养老压力。一个孩子难以支撑来,就让两个孩子共同支撑,这是父母的一种“自私”行为。但是,现在社会靠孩子给自己养老不现实,


“啃老”是一种常态


现在孩子结婚,房产是硬性要求,没有房子女孩就会很快走开。有女儿的家庭,也想给女儿买套房,将来受欺负时,不至于“无家可归”。如果房子不住,也可以出租给别人,靠房租减轻压力。


有钱人家来说,出资给孩子买房不算什么,动不了家庭财富的根基;普通家庭就不行了,可能花光父母养老的积蓄,他们的未来如何保障?多数家庭拿了父母的钱,家庭出现巨大问题。年轻人需要的社会资源是廉租房、青年公寓、技能培训、创业支持,应该追过这些,而不是张口向家人大摇大摆地要钱。




我们需要更实惠的青年公寓,更多的就业岗位,需要上面开发三四线城市,年轻人不必进大城市承受苦难,也可以享有体面的生活,这才是孩子的出路。如果孩子和父母都在贫困的痛苦中挣扎,又怎能依靠孩子给父母养老呢?


知名媒体人洪晃建议,能生二胎的家庭,赶紧去生,这是社会的需要,大家都应该有些社会责任感。现在老年人太多了,如果不生二胎,再过几年,你们该养不起我们了。


虽然这位女士的表述目的性过于明显,但是出生率下降和老年人口增多,形成的巨大反差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金星在节目中谈论养老问题,有人认为没钱没地位的人,才谈论养老的问题。她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多年以来习惯了做母亲、做妻子的角度,以及家庭热闹的氛围,虽然也有烦躁的时候,先生经常出国照顾出外留学的孩子,金星独自在家享受“单身”的生活,她特别开心,可过了几个小时后,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去儿女的房间里看上两眼。事实上,她陷入到一种孤独的状态。


她想起母亲,那是一位空巢了二十多年的老太太。女儿的几个小时孤独和母亲的二十多年孤独相比,真的不值得一提。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他们需要被家人、子女和社会认可,如果体现不出价值时,就会出现心理落差。




逢年过节,儿女带着孙辈去看望老人,他们都会非常开心,做一桌子丰富的美味佳肴给孩子们吃,一种溺爱之心展现得淋漓尽致。孩子成家立业,不再需要父母的扶持,老人没有了“抓手”,感觉自己没了价值,为体现自己的价值,他们会努力为孩子再做些什么,对待孙辈“隔辈亲”成很多老人的“通病”。


靠二胎养老不靠谱


美国学者凯博文《照护》一书提到,日本步入老龄化社会,同时也进入“大照顾时代。在2015年,需要照护的人群高达606万人,占总人口的4%,而一半以上有在家照护需求。而美国也照顾者高达数千万,越来越多的人需要照护,并非一两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很多国家存在的现象。




老年人体弱多病,甚至有老人长年卧床,照顾亲人是出于爱与关怀,这需要有强大的意志力。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都在消耗着孩子的精力、身体、精神,以及金钱与希望。很多人会说:


那一瞬间,想要的是解脱。


1、生活压力


过去父母生三四个孩子,等父母老了,几个孩子养一个老人没有问题。但现在不同了物价飞涨,靠两个孩子给父母养老,不像过去可以常年守着父母,现在的孩子要应对工作、老人、孩子。如果老人生病,很难做到每天守着父母,相比一胎来说,确实可以减轻一些压力。但想要做到陪伴父母养老,是一个难题。


2、教育压力


现在的父母处于各种焦虑之中,孩子的教育就是其中之一,别人家的小孩报了很多班,像英语、画画、舞蹈、模特等,自己孩子也不能落后,其实“攀比心理”从父母这个层级已经存在了,孩子活在努力和压力之下。




曾有一名小男孩不满父母报各种班,他选择离家出走,想要逃避这个问题。相同的情况还发生在一名11岁的男孩身上,因为兴趣班报太多,作业总是没时间写,还被父母指责。


3、住房压力


能够给孩子支付全款买房的父母不多,普通家庭拿出积蓄,加上东凑西借,给孩子交个首付。还款要靠他们自己,几乎占据收入的一半。这会压缩给父母养老的空间。


4、医疗压力


老年人生病机会多,如果没有高额的退休金,靠工薪阶层的孩子帮自己养老,是很难的。不是说孩子没有孝心,到医院里金钱只是一个数字。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父母照顾婴幼儿尽心尽责,可孩子长大照顾老人,有父母当年的一半就谢天谢地了。孩子生病,父母会花光积蓄、到处借钱为孩子治病;到老人需要大批医疗费时,孩子可能只有在“拔管”和“拔管”之间做一个选择了,虽然残酷但也是事实。




二胎父母如何养老?


抚养孩子是人生经历的一部分,还有工作、生活、朋友,父母应提前储备养老资本,做到交养老金、储蓄或投资理财,将来为孩子减轻负担,毕竟张口向孩子要钱,没有花自己的钱安心。


教育两个孩子,如同双手各持一个碗,父母尽量端平。其实,想要做到端平,并不容易。如果父母教育不公平,孩子可能产生矛盾,对父母养老不利。如果父母教育得当,孩子懂得感恩,理解父母不易,也会成为孝顺的孩子。




两个孩子的年龄不宜差距太大,他们因有代沟,面临沟通问题。《我的姐姐》中,安然一直是独生子女,父母在其20岁后生下弟弟,生二胎的事情并没有得到老大的赞同。父母车祸离世,她在养不养弟弟的问题上挣扎,影片中她承担起养弟弟的责任,现实原型中她放弃了弟弟。如果她的父母在世的话,她名下有两套房,不同意给弟弟一套,姐弟矛盾已经形成,在将来的父母养老问题上,他们能形成一致的意见吗?


普通家庭的孩子成年后,要在职场打拼,他们不会辞掉工作给父母养老,很可能会转钱过来,聊以尽孝。因此,作为父母最好提前攒够养老金,备好医保,将来请个保姆,或去养老院,让孩子承欢膝下不现实,抽空能回家看看,就算不错的儿女了。


发布人:53e1****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