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梦,你好,我是零零后,自由职业者,我是一定能赶上延迟退休的,现在拿不定主意,社保到底该不该缴费?如果65岁退休,养老金还除以139吗?那岂不是恰好77岁回本?”
延迟退休,底层劳动者最不愿意听到的四个字,近些年迟迟出现在网络中,如今更是一锤定音,最新的官方消息如下:
2021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这则消息让近五年退休的人放了心,却让5年以后退休的人,神经紧张了起来,掐指一算,65岁退休,139个月回本,岂不是恰好人均寿命77岁退休?
养老金,到底怎么计算?社保,到底还该不该缴费?下面【社保精算师】为你深度解析:
01、养老金,到底该怎么计算
假如参保只是一名灵活就业人员,或者是1993年以后参保的人(不含服兵役的人),那么养老金只有2部分组成,那就是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显然,基础养老金与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当地人社局大概在每年7月公布)、平均缴费指数(可理解为平均缴费比例)、缴费年限(也就是工龄)正相关。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多少则与缴费多少有关系,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最令人关注的莫过于计发月数,很多人都想问,为何规定60岁按照139个月计发,有什么奥秘呢?
这个数字是在2005年,国家统一制定的,至今都没有修订过,所以是全国统一的计发月份,当时是参照2000年的城镇人口预期寿命、退休年龄和平均记账利率计算而来的。
通过数字我们可以看出,个人账户里领完自己的钱后,恰好是人均“驾鹤西去”的年龄,那是不是意味着这是回本年限呢?其实这是两个概念。
02、个人账户清零与回本年限,两个概念?
个人账户清零,意味着我们健康长寿,把自己个人账户的钱数全部领光,也就是说55岁退休的女性领完170个月,60岁退休的男性领完139个月。
这与回本年限根本是两个概念,因为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有视同缴费年限者方可享受)组成,回本年限显然少于计发月数。
通过我的测算,即便是灵活就业人员自己缴费,大概也在6-7年回本,那就是领回自己缴费的所有钱,远远少于部分人心目中的139个月。
而一旦将来的某一天,退休年龄真的延迟到了65岁,那么养老金还按照139个月计发吗?如果没有新的政策,那么按照上图中的标准,会按照101个月进行计发。
03、社保,到底值不值得缴费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岁,但根据研究,中国人均预期健康寿命68.7岁,这对65岁退休领养老金带来了极大的争议。
延迟退休5年,养老保险多缴5年,养老金晚领5年,这对普通劳动者来说是极大的压力,因为劳动力市场上的供过于求,早就让他们在50岁左右“下岗”了。
社保,到底值不值得缴费,成为一个再度引发争议的话题,那些参加工作,单位交社保的人,无需多想,因为社保是强制缴费,容不得自己选择。
而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创业者,自由职业者等,有的人担心活不到这个岁数,放弃了参保,有的人开始拓展投资理财的方式,自己养老,毕竟延迟退休具体方案未定,心中实在不安。
不过,已经缴费的人,建议淡定,不到万不得已不去退保,否则损失更大,而且延迟退休也得慢慢来,你说现在这种情况下,社保还值得缴费吗?
欢迎大家留言说出自己的看法,欢迎加我的关注,更多社保知识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