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已建成住宅小区要实施适老化无障碍改造
2020-12-18 10:50  浏览:863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彭玮蔚)居家养老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的重点。今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对《长沙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进行了第一次审议,这也意味着长沙居家养老正式迈入法治化进程。

现状:

60岁以上老年人口143.62万人

一个人在家吃饭太冷清,来“白发餐桌”乐呵呵进餐;有点头疼脑热,全科医生即时把脉问诊……如今,雨花区金地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乐之家”已经成为社区老人们最爱来的地方。

而像这样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长沙还不少。日前,记者来到位于芙蓉区的睦邻养老中心。可别小看了这个养老中心,多功能活动室、多媒体大厅、棋牌室、书画阅览室、保健室、健身房一应俱全。最关键的是,周围的爹爹娭毑只需出“白菜价”,就可以享受这一切。贺群芳老人今年81岁,其子女在国外定居,平时就自己和老伴两个人在家。“年纪大了,腿脚也不利索,每天准备三餐是个麻烦事。”贺娭毑说,现在来养老中心吃饭,又便宜又干净,每天的饭菜都不一样,还有很多老人可以一起交流,感觉生活特别充实。

据统计,2018年,长沙常住人口815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143.62万人,65岁以上95.76万人,80岁以上18.32万人,90岁以上1.68万人。养老服务工作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起草:

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据了解,《条例》由市司法局负责组织起草,市民政局承担具体起草工作,市人大法制委、社会建设委提前介入了起草工作。

“起草过程中,立法起草小组认真研究了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参考借鉴了外地其他城市的立法经验和做法。并通过多种形式,征求市直相关单位及各区县(市)政府意见,组织召开了专家咨询会、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调研座谈会,共收集研究意见200余条。”市司法局局长尹小英介绍,经反复讨论研究和修改,形成了《条例》。10月29日,市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条例》。

“立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市人大社会委主任委员黄吉邦表示,《条例》的制定深入贯彻落实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紧贴“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关于“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等相关内容,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又充分吸收外地经验。

内容:

本市行政区域内均可适用《条例》

《条例》分为总则、服务设施、服务供给、医养结合、扶持保障、监督管理、奖励惩戒及附则,共八章五十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居家养老服务及其监督管理均可适用。

《条例》所称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村)为依托,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由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专业化服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志愿者公益服务共同组成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养老服务。

《条例》规定民政、自然资源规划部门编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并落实到详细规划。规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标准。规定养老服务用房配套建设的具体落实。新建住宅项目按照每百户建筑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且每处不少于35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并实行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等﹔规定将新建住宅项目的养老服务用房纳入建设用地规划条件﹔新建住宅项目配建的养老服务用房应当移交给街道(乡镇)等。针对养老遭遇“邻避效应”的现状作出有针对性的规定。

对于大家所关心的服务供给内容,《条例》也进行了明确:居家养老服务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健康、精神慰藉以及文化服务等﹔规定政府的兜底保障作用﹔鼓励机构与居家养老服务融合发展﹔规定建立经济困难独居老年人定期巡访制度及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立全市统一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

亮点:

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翻读《条例》,记者发现了众多亮点。

在服务设施上,《条例》提出了“适老化改造”的概念,明确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推动道路、公共建筑、公共交通设施、公共交通工具、住宅小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对已建成住宅小区公共出入口、缘石坡道、轮椅坡道、走道、楼梯、电梯、厕所等服务设施实施适老化无障碍改造。优先支持老年人居住比例高的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对纳入特困供养、建档立卡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按照标准实施适老化改造。

随着5G技术的推进,在服务供给上提出“智慧平台建设”,明确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全市统一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公布政府提供的基本养老服务内容、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名录及其提供的服务项目,提供养老政策咨询、养老服务供需对接、服务质量评价等,开展服务质量监督。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呼叫、应急救援、远程照护、在线预约支付、居家安全监测等服务,并与全市统一的养老服务平台融合。

在医养结合方面,《条例》明确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进入社区(村)和居民家庭,指导并督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下列服务: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提供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传染病预防、常见病、慢性病和多发病的医疗、护理、康复等服务,优先就诊、合理用药指导和预约转诊等基本医疗服务。建立和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为患常见病、慢性病等疾病的老年人开展跟踪防治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巡诊服务。根据合作协议,在符合条件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内提供医疗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居家养老人才的培养也被纳入了《条例》的范围,从人才培养、人员培训、医护待遇等方面进行了明确,并设置了相应的奖惩措施,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发布人:7a10****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