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钱才能“安心”养老?粗略的算一笔账,至少得有这个数
推荐语:众所周知,我国目前已经逐渐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根据《中国大中城市健康老龄化指数报告(2019~2020)》显示,到2053年前后,我国人口老龄化将达到最高峰,老年人口达到4.87亿,将占到届时全球老年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
在此大趋势下,我们仅靠养老金能够体面养老吗?在退休之前,需要攒多少钱才能保障退休后的生活质量不下降?我们又该如何做好养老规划呢?
其实,针对于养老问题,一直以来我们中国人都有一个传统,叫做——养儿防老。过去的人们会选择多养几个儿子,等儿子们长大能跟自力更生了,自己都养老就有保障。所以一般情况下,人老了到最后都是几个儿子每月都拿出一点钱赡养老人。
但是随着年轻人思想发生变化,“养儿防老”也变得越来越不靠谱。特别是如今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啃老族”出现,也让即将步入老年时代的群体开始警醒:是时候为自己攒点钱了,不然以后老了,孩子不管的话,那遭罪的可就真的只能是自己。
那么话说回来,一个人到底要准备多少钱,才能够“安心”实现养老呢?
笔者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如果想彻底解决养老问题,至少得考虑到这三个方面的花费:
第一:基本生活开支,衣食住用行;第二:提升老年生活品质的娱乐性开支,比如支持业余爱好费用,钓鱼、旅游广场舞等等;第三:充分的短期医疗费用,及长期疗养康复的支出。
这些费用加起来,简单的算一笔账:假设60岁退休,可以活到80岁的预期寿命,每个月的养老钱需要3000元的话,那么至少需要存款72万。
按照这个算法,再加上一些其他费用的话,那么一个人至少需要80万左右的存款,才能够实现比较有质量的养老生活。
而且,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货币购买力的变化,以后维持同样的生活水平,可能需要的钱就会更多。
当然了,老人生活的地区不同,所需的费用也是天差地别的。
比方说,如果一个老人生活在农村,自己可以种种菜、养养鱼什么的,那么一年下来也可以节省至少上万元的生活费。
要是生活在大城市,那么在方方面面都需要花钱的情况下,一个月3000元就有点捉襟见肘了。
因此,每个人的生活标准不同,对养老的要求也会不同。
不过总的来说,医疗问题以及老年人护理费用,在未来也将会是老人养老的最大支出项目,毕竟人老了很容易得病,这是没办法的。
写在最后:想要不靠子女自己就解决养老问题的话,那么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即使有养老金,那么最好也相应地准备多一些钱,毕竟有备无患嘛。
不知道大家对此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