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今年,海东市民政部门将继续加大社会救助力度,保障困难群众生活,将“民政爱民”理念深入贯穿到全市民政的各项工作中。
去年,海东市民政部门积极落实省市相关政策,让不少人享受到了社会救助“红利”。平安区小峡镇上红庄村的温生寿就是典型的代表。“本来我们不知道低保户还可以享受临时救助,经过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的介绍,现在已经准备申请临时救助,国家的政策真是太好了。”温生寿因外出务工时发生车祸导致高位截瘫,被鉴定为“一级肢体残疾”,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儿子也因要照顾他不能外出务工,家庭生活很是拮据。去年4月,经平安区和小峡镇民政部门介入,温生寿被纳为低保户。目前,温生寿享受一年4700元的低保补助,外加每个月60元的特殊困难补助金,还有临时救助,种种救助资金加在一起,极大地缓解了温生寿一家人的生活压力。
今年,海东市民政部门将继续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及时发放各类救助资金和困难群众一次性生活补贴,提前发放2021年1月、2月低保金和特困供养金,确保“两节”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采取市、县区、乡镇三级联动的方法,抽调工作人员,采取“领导带头、分片包干、进村入户”的办法,对辖区内困难群众进行全面排查,健全临时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切实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
同时,今年民政部门还将积极深入乡村(社区),通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有效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实际生活困难。计划投资2528.06万元,招聘328人,继续实施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工作。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开展民政部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工作,做好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试点工作,提升基层社会救助服务经办能力。开展“寒冬送温暖”活动,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帮扶工作,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同时,加大养老投入力度,保障困难老年人生活无忧。2020年,通过健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投入资金5873万元,通过公开招标,确定15家社会组织,按失能、重残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对11001名重度、中度、轻度困难失能老年人按每月750元、450元、300元的标准实施护理服务。对15690名困难老年人按每月100元的标准实施心理慰藉、生活照料、康复辅导等服务。
此外,将继续积极推进“1+3+N”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以市养老示范基地为基础,以县区福利中心、医养中心和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互助幸福院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年内将完成海东养老示范基地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并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