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养老金17连涨敲定,但为啥要倾斜照顾这3类人?有多群体将会受益
2021-05-06 16:51  浏览:728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今年在社保方面,国家又给老百姓打了一针强心剂,就是养老金将实现17连涨,虽然涨幅比去年低至4.5%,但有疫情影响的问题,大家也基本表示理解,很多人也对国家在经济遭遇亏损后,仍然坚持为退休人员上调养老金这件事觉得很感动。不过,有些不知道的声音还是出现了,就是在倾斜调整方面,一些人始终想不通,为啥对3类人要特殊对待?我们不妨先从这3类人的情况来分析下,就能得到答案了:




第一,企退军转干部


企退军转干部是从军队退役的干部,被分配到国企或者地方企业的人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军事力量是非常重要的,有了积极参军,保家卫国的这些战士,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才能舒舒服服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他们到了退役后,虽然进入企业,不再以军人身份留在军队,但是他们曾经的贡献不该被忽视,否则,很多愿意参军的人,也会觉得当兵过后,社会的扶持力过低,因此宁可去选择求学来谋生。这样做,对于征兵效果是有反面影响的。


而通过养老金倾斜照顾的方式,让很多人看到国家对军转干部的不忘记,相信也会刺激很多愿意继续参军的人报名。并且,这种倾斜不是说力度有多高,仅仅是保证这些人的养老金水平不低于当地企业退休人员的平均水平,倾斜力度是比较小的,不至于让积极参保的人受到多么不公平的对待。但却能在保证温暖企退军转人员的心的同时,引导更多人继续积极参军,对国家是有巨大好处的。




第二,高龄老人


虽然同样是退休人员,但是刚退休不久的人,和已经退休十几二十年,七八十岁,甚至年龄更高的老人是完全不同的。刚退休不久的人,年龄不过五六十岁左右,由于现在大家越来重视运动,我国医疗水平又在不断提高,很多这个年龄的退休老人,身体非常好,可以在退休后重新投入社会,赚取收入,他们的生活水平是有保障的,子女也不用花太多钱补贴父母。


但高龄老人不同,出去再打工根本无力承受,而这个年龄的老人是重疾病高发人群,医保虽然能报销,但是不是100%,报销之外的部分都需要自己出钱。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更差,可能还需要家里人24小时照顾,或者专业人员的护理,花费要比刚退休不久的老人高好几倍。养老金的压力大,这些老人只能求助于子女,子女的压力就要跟着加大。所以,国家为这些高龄老人增加养老金,除了帮他们缓解生活难题外,也是在减轻他们子女身上的担子。




第三,艰苦边远地区的人


我国的人口流向很明显都是往大城市发展,但一个城市能够向前走,必须有大量人口才行,人口都跑到大城市,小城市就无人可以支撑。艰苦偏远地区经济发展差,支柱产业少,配套资源稀缺,究其根源就是人都走了,要想留住人才,就要让他们看到未来的福利。


国家积极为这些地区的退休人员多发养老金,也是希望很多人留在这里工作参保,控制人口流出率,刺激更多人愿意来这里工作。艰苦边远地区如果能有更多人留在城市工作置业,他们的经济能继续走向自给自足,不用年年需要国家拨款,从而降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距。


而手中有了钱,大家经济富裕下,消费就成了老百姓首选的一项活动,消费力的提高,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多行业都能赚钱,可以说是共赢的好办法。




发布人:ee5c****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