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24日14时,上海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已收到提案912件。其中,委员个人或联名提案794件,占总数的87.06%;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界别和政协专门委员会(指导组)提案118件,占总数的12.94%。
在912件提案中,有关经济建设的329件,占总数的36.07%;有关政治建设的68件,占总数的7.46%;有关文化建设的46件,占总数的5.04%;有关社会建设的406件,占总数的44.52%;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63件,占总数的6.91%。
据会议秘书处提案组介绍,今年提案质量较往年进一步提高。提案内容均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实施国家战略、强化“四大功能”、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提出建议,为未来发展贡献“金点子”。
围绕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全力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等议题,委员们在提案中提出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抓手,增强上海在“双循环”中战略链接作用;构建现代绿色物流体系支撑上海高质量发展;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和进博会联动发展,把进博会打造成为新发展格局重要支点;制定《上海营商环境地方标准》,持续完善上海营商环境等建议。
上海要聚焦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关于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提案超过30件,体现出委员们议大事、谋大局的热情。提案建议包括构建智慧化健康服务体系;提升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智慧养老服务能力等。
疫情防控、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提案关注的焦点。有超过20件提案就此提出建议,既包括公卫体系建设顶层设计层面等想法,也包括建立消毒员职业标准,开展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等“小切口”建议。还有委员在提案中呼吁完善制度规范,应用技术手段,强化疫情期间公民个人隐私保护。
民生改善是委员提案重点。关注加强养老服务、发展托育服务、加快旧区改造等议题,委员们通过调研,提出多项针对性建议。此外,提案内容还包括进一步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推动人才引进政策尽快落实落地等方面。
本次会议的提案统计日期截至1月24日14时。之后,委员们可继续提交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