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蓝玉案发生后,朱元璋对一位老将军说:我不杀你,你回家养老吧
2021-04-06 00:25  浏览:890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可以算是最具有争议的那位,他的功绩值得肯定,但他也做出了不少引发后人诟病的举动。


一方面朱元璋的军事、政治水平极高,不仅率军赶走了残暴的蒙元统治者,而且还制定了大量的惠民政策,帮主底层百姓休养生息恢复生产。但另一方面他在位期间制定了非常严苛的律例以及规章制度,不仅清算了大量的贪官污吏,也斩杀了不少功臣。


在朱元璋主政的洪武年间,有四桩影响非常重大的案件,牵连人数高达数十万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明初四大案”,它们分别是空印案、胡惟庸案、郭桓案以及最后的蓝玉案,其中又以蓝玉案牵扯最广。




蓝玉本是朱元璋手下大将,他早年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后来还在捕鱼儿海之战彻底终结了蒙元势力,一举摧毁了蒙元的政府中枢机。可以说除了徐达常遇春等顶级名将外,明初最能打的将军就是蓝玉。


然而蓝玉虽然颇有军事才能,但这个人的为人处世却不敢恭维。蓝玉行事乖张,恃才傲物,骄横跋扈,朝廷里有不少瞧不上他的人,甚至就连原本赏识他的朱元璋,也因为他的能力与性格等原因,担心自己的孙儿朱允炆没法掌控蓝玉,毕竟这老朱原本定下的继承人乃是朱标,而非没有成长起来的朱允炆。




为公也好,为私也罢,总之在洪武二十六年,蓝玉因为三条罪证被捕入狱,随后不久就被斩首示众,他的党羽也被一并剿灭。根据《明史》等史书记载,蓝玉的罪证主要有三:其一为行为不检点,与元朝的妃子有染;其二为目无法纪,纵容家族成员欺男霸女鱼肉百姓;其三也是最严重的一点,为谋反。


前两个罪行虽然严重,但对于蓝玉来说保命还是没问题的,真正让蓝玉掉脑袋的还是最后一条罪名,谋反。




蓝玉是否有谋反的计划、行动,目前史学界还没有定论,因为蓝玉某反罪乃是朱元璋的亲信锦衣卫指挥官蒋瓛告发的,蒋瓛声称自己找到了关键性的证据,但证据是什么,蓝玉为了谋反付出了哪些行动,其实都没有确切的记载。


蓝玉一案牵连了非常多的人,明初的许多名将,比如傅友德、冯胜、王弼等人统统身死殒命。这些人大多都曾经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是帮助朱元璋攻灭元朝、陈友谅等敌对势力的大功臣,可都因为此案丢了性命,让人诧异的是,唯独有一个和蓝玉关系非常亲近的人却得以侥幸保得性命,他就是俞通渊。




昔日朱元璋在逐鹿中原,虽陆军有徐达、汤和等猛将,但是水军方面却无人可用,既没有人懂得怎么造船,更没人会训练水军。在巢湖上当强盗的俞廷玉听说了朱元璋的窘境,便带着儿子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渊,以及一支数千人的水师前来投奔朱元璋。


这种雪中送炭、绝渡逢舟的事情让朱元璋十分感动,而俞家兄弟自然也在天下平定之后官运一路亨通。后朱元璋和陈友谅、张士诚以及蒙元等势力大战,俞廷玉、俞通海、俞通源三人先后战死,俞家只剩下了小儿子俞通渊,而朱元璋自然给了俞通渊相应的高官厚禄。




蓝玉案发的时候,俞通渊和蓝玉关系十分好,听说蓝玉伏诛,俞通渊也十分害怕屠刀砍到自己的脑袋上。他在家战战兢兢,整天惶惶不可终日,终于等来了朱元璋宣他进宫的诏书。本以为自己即将人头落地,但谁知道朱元璋却对他表示:“我不杀你,你回家养老吧。”


当然原话不是这样,不过反正就是这个意思。被安排告老还乡,安心做个富家翁的俞通渊千恩万谢,赶忙收拾行李细软回家享福去了。




之所以朱元璋要放过俞通渊,除了念在他满门忠烈外,主要还是因为俞通渊能力不足,威胁不到孙儿朱允炆的地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朱允炆对俞通渊没有什么恩,自己先贬走俞通渊,回头等朱允炆要用的时候再启用他,那么俞通渊势必会对朱允炆更加尽心尽力的卖命。


果不其然,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俞通渊为朱允炆所用在战场上奋力抵挡朱棣的攻势,并最终战死在了白沟河之战。


发布人:dc92****    IP:117.173.1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