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丁克的文章——《怕养儿不能防老选择丁克?女人们,可千万别跟男人丁克,伤不起!》,我文章的总体意思是通过一个人到了晚年之后的生活状态说明生孩子的必要,而且很多跟男性约好丁克的女性在过了生育年龄后男方后悔,找年轻女人生孩子,违背了当初丁克的约定,最终只能选择一个人生活。我文章的主旨并不是反对丁克,而是让女性在选择丁克时要和男性进行书面约定,或者如评论区的一些网友提出的让男性结扎,但是我的观点遭到评论区很多人的反对甚至是攻击。
太难听的话我没有截图,只是挑了两个观点来讨论一下。
一位网友说我又在忽悠人生孩子。首先生孩子这件事情本来是人的本能,有很多人生孩子不是为了防老,只是为了孩子的到来能使自己的婚姻和家庭更幸福,他们为的是享受天伦之乐,享受教育子女的过程中的喜怒哀乐。
而子女在父母老去之后承担照顾父母的责任,这本是非常符合人伦法则的事情,但却被很多不婚族和丁克一族看成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且用很不好的用语抨击选择生孩子的人:你们养儿就是为了防老,你们生养孩子就是为了自己,是一种极端自私的行为。
养儿防老自私吗?这是一种综合责任与亲情于一体的情感,我养你小,你养我老,这是自然而然的情感与责任,如果非得说自私,那丁克族,你们又为什么选择丁克呢?
要论起自私来,难道丁克不更自私吗?很多丁克觉得孩子是一种负担,养育孩子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财力、物力,无法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为了能更好地体验生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过完一生,很多人选择了丁克,他们想全情投入地为自己而活,这有错吗?自然是没错,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是每个人的自由,没有伤害到别人我们无权去指责,但是为了证明自己丁克的正确性而反过来攻击选择生孩子的人是自私,这就不对了,养儿防老如果自私,那不生孩子不就是怕孩子的到来让自己受苦受累还要费心费力费钱吗?不是更自私吗?
养儿防老尚且还有我养你小,你养我老,而且我养你小往往需要对一个孩子从小一直照顾到二十多岁,但你养我老大部分只需要照顾生病的几年甚至是几个月。
这样看上去哪个更自私呢?
事实上这跟自私压根就扯不上关系,就是一种生活态度,只不过选择不同而已。
有多少父母养育孩子不为孩子能回报自己多少,只为了能让孩子过得比自己好,至于孩子将来养不养自己,很多父母都没考虑过,只想着把孩子推到一个自己力所能及的高处,否则父母之爱也就无法称其伟大了。
生不生孩子实在是很个人的选择,无所谓对错,我只是觉得如果综合现有的养老政策及养老机构的现状,如果想安度晚年,生个孩子要比不生孩子的晚年生活更有保障,当然有人跳出来说碰上个不孝顺的孩子,生了还不如不生。但我们讨论一个问题首先要讲的就是概率,大概率来说,孝顺的孩子要多,不孝顺的孩子确实有,但不占大多数。抛开概率讨论问题,是没有说服力的。
我在文章中提到了梁朝伟和刘嘉玲这对丁克夫妻,有人就说了:人家没孩子比你有孩子过得舒坦多了,他们之所以过得舒服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能力相当雄厚,然而普通人如果选择丁克,你的经济能力能够承担起你的养老生活吗?
你不能看着梁朝伟夫妇、周润发夫妇以及那些经济收入相当高的群体他们的生活质量很高,以此类比普通丁克族的晚年生活。普通人没有那么多的钱,我也有论证不生孩子的人大概率存不下生孩子的人教育孩子花费的钱,有人站出来跟我扛:你咋就知道别人存不下钱呢?
你大学毕业后到结婚前挣的钱你存下了多少?而且你为什么选择丁克?不就是为了能把花在生孩子养孩子上的钱拿来享受生活吗?人存钱很多时候是责任使然,而且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以为自己的精力无限,多半是不懂得存钱的,因为有孩子的存在,便多了一份责任,一个人选择丁克,是没有多少责任负担的,我认识的丁克夫妻当中,四十岁之前大概率是没存下多少钱的,等到四十岁之后知道存钱了,但赚钱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弱,到了晚年也存不了多少钱。
上面截图中有位网友认为女人不生孩子就是赚大发了,赚到了不用生孩子的辛苦,不用养儿育女的身心受累,但你只看到了不生孩子的好,你并没有看到别人亲情愉悦时的幸福。
没什么赚不赚的,喜欢孩子就生,不喜欢就别生,如果你觉得你老了能够忍受孤独的岁月,就不要生孩子,但很多没有孩子的人到了晚年内心其实都是渴望身边有子女的,这是人年轻时无法感受的东西。
有人说我一定是个老年人,是的,我已经年近五十,我不反对丁克,不反对不婚族,我尊重每一个人的合法选择,但个人认为,如果经济条件达不到能妥善安排晚年生活的程度,就不要选择丁克,尤其女人,不要轻易相信男人丁克的约定,最好跟他有协议或者更有保障的是双方做绝育,丁克是很严肃的事情,不是一时兴起拿来追赶新流潮的标新立异。
我在文章中也说了,假使你遭遇了不孝顺的子女把你送进了养老院,或者你病了给你请了护工,但你有子女在就如同有了制约机制,对服务机构和个人形成了一定的威慑力和管控,子女孝不孝顺不是这些机构和个人考虑的重点,重点是有没有人跟他们问责。孝不孝顺和问不问责是两个方面,他可以不孝顺,但不影响他问责,所以,这些机构和个人为了避免被子女问责,也不会虐待老人。
人一旦老了之后,时间会逐渐斩断年轻时和外界建立起来的所有关系,除了血肪关系,人到了老年之后几乎无人问津,大部分老人自顾不暇,又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别人呢?人到了老年之后,不是拼你年轻时成就了多大的事业,有多高的地位,而是看你的子女是否孝敬你,哪怕子女不孝敬,也比没有子女的晚年要强。
这是事实,跟劝不劝人生孩子没有关系 ,你愿意做丁克夫妻没有人拦你,但摆在眼前的事实不会因为你是丁克而有所改变。
文章的最后,讲一件我身边发生的真人真事。
曾经认识的一位邻居,以前老是找我来帮他下载电影,他是独身,父母去世,只有一个姐姐嫁得比较远,不怎么来往。我最后一次见他时,他已经瘦到皮包骨头。
夏天的一个下午,他穿着短裤、拖鞋出现在我面前,说他想加个微博群,但打不开网页,也有些不会弄,让我帮他弄。
我捣鼓了一会手机,发现他手机没网,我拿他手机给我拨了一个电话,没有停机,后来才知道他昨天停机交费后没有重启手机,所以网络没有激活,但是我打电话时发现,他手机里没有一个通话记录,因为这个手机里的所有软件都是我帮他下载的,两年来他的手机通讯录里没有一个人,只有他自己,通话记录里只有我一个号码。
我感到很奇怪,我问他:你是恢复出厂设置了吗?怎么手机里没有一个电话号码?
他:我要那么多人干嘛?我不想跟那些人说废话。
我:那你家里没有亲人吗?
他:我爸妈全死了。
我感觉我问得有些多了,就没再问,结果他自己却主动问我:你还想知道什么?我要不直接都告诉你吧,我没有老婆孩子,没有亲人,没有工作。
我:那你靠什么生活?
他:我父母的老房子,一处院子拆了,给了二百多万,我靠这个生活,不犯法吧?
他说完还自嘲式的笑了,而还想问些什么的我此时正好帮他加了他要加的群,但群名让我心里不由得紧了一下,是个胃癌群,他要从那个群里买什么灵芝之类的药。
我说:你去医院吧,别在网上买药了,以免上当受骗。
他:医院就不骗人了?哪儿也不缺坏人,能活到哪天算哪天吧!
他放下四张内存卡请我帮他下载电影,我说我最近没时间,他说七天后他过来取,结果我再次听到关于他的消息,是刑警队打来的电话。
三个多月后的上午十点多,我接到一个陌生的来电:你好,你认识***吗?
我当时蒙圈了:好像认识吧,挺熟的这名字。
我想起我曾经帮他实名注册过几个软件,好像是这个名字。
对方:我是刑警队的,是这样,他手机上只有你一个号码,你和他是什么关系?
我:他是我邻居,也是我顾客,跟我买过东西,算是比较熟的顾客,他手机上没有联系人,性格比较孤僻。
警察:你最后一次见他是在什么时候?
我:三个多月以前,大概七月底八月初吧。
我很想问问警察他怎么了,但又怕听到他死了或者有别的什么不好的事情就没有问。
警察:哦,也就是说你跟他不怎么熟,好了,有什么事我们会再找你。
对方挂了电话,我心里开始各种揣测,他死了,或者他犯了什么事,但我几乎敢肯定的是,他肯定是去世了,而不是犯罪了,因为我有一种直觉,他不会做恶,他是个善良的老实人。
七天之后来了一个邻居,无意之间说起她家的住址,我突然想起和我的那位顾客离得很近,我试控性的问了一句,你认不认识一个独居的四十多岁不怎么跟别人接触的邻居,她说这个人死了,而且是死了三个月才被人发现的。
当时的我心里掠过一丝悲凉,毕竟,我认识他,他才只有四十出头,而且还死得很惨。
她说:得了胃癌,邻居家孩子的足球踢到他院子里,翻墙过去找时闻见特别臭,透过窗玻璃一看,尸体早就腐烂了。其实早就闻见臭味了,一直以为他家里养的那几只猫拉屎尿的臭味。
估计是他病到自己已经没有体力出门,死到了家里。
身边没有亲人,是没有人会在意你是不是健康,这世上多你一个少你一个都与别人无关。
这件事情给我的触动很大,没有人愿意自己死的时候无人陪伴,没有人愿意自己生病了无人照顾,但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身体健康,死亡离自己还很远,他们无法想象年老体弱时的感受,感觉丁克很轻松。
事实上,人年轻时受再大的苦也能扛得住,但到了风烛残年,你已经没有能力去自己解决很多问题,没有人照顾会很难熬,那是一种度日如年的感觉。
如果看到这里你仍然认为我是忽悠你在生孩子,你生孩子对我有什么好处?我也不准备给你的孩子卖房子,我只是感觉,人生在世,养育孩子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乐趣,无他。
你觉得是一种负担,那可以不生,没有谁能强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