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养老金实现了16连涨!说明了社会处于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中,社会发展进步,百姓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但是很少有人会不关注养老政策的变化。毕竟未来养老金的多少和养老政策的改革,都将会影响未来退休之后的老年生活。不过最近也有消息爆出: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缴纳社会保险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有人认为养老金其实并不是很高,年轻的时候缴纳15年甚至20年的时间,到退休的时候,可能每个月只能领到一两千块的退休金,这对于大家的生活并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距离自己想象之中的养老生活,确实还有很大的差距。
首先要明白的是,社保的缴纳不仅仅关系到大家的老年生活,对于失业、生产、退休养老、看病等多个方面都有相应的保障。所以缴纳社保不仅仅是为了退休之后的自由生活着想,更是为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考虑。尤其是医疗方面,在公司缴纳保险的话,一旦遇到生病等状况,报销比例相对来说也会更高一些。
但是如今缴纳社保的人越来越少,很多年轻人认为年轻的时候应该把钱放在手里,并不想为自己的将来打算,认为“及时行乐”才是当下最为重要的。
年轻人不交社保对于社会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还是要看我国养老金的发放体系,年轻人缴纳社保用于老年人的养老金支出,这样做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如果年轻人的社保缴纳越来越少,那么就会出现养老金赤字的情况,目前我国就有一些省市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南水北调”同样的道理,养老金发放困难的城市,由养老金款项充裕的城市“贴补”。
为了避免“养老金赤字”问题的出现,年轻人积极响应号召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有人提出要控制养老金的涨幅金额,建议养老金高于5000元的不再增长,关于这个提议,不少人也是提出了不一的想法。
首先,有人认为这样的说法是不合理的。
我国的养老金向来遵循“多缴多得”的原则,也就是说,缴纳的时间越长、缴纳的金额比例越高,能够领取的养老金也就越多。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看的话,一般来说,养老金水平能够达到5000元以上标准的,往往是年轻的时候,在缴纳社保上下足了功夫的,一般来说,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的会比较容易一些,社会人员参加普通社保的话,想要达到这个数额并不容易。因此,这部分人会觉得停止5000元以上养老金继续上涨,是很不合理的,不能因为别人的养老金多,而想要他们剥夺养老金上涨的资格。
另外,有人认为养老金的“差异化”是应该被取消的
这种差异主要是指,不同企业、不同员工、不同岗位出现的养老金的发放比例问题。这部分人往往是那种勤勤恳恳工作了一辈子,很少出现错误、从不抱怨社会的人。但是因为能力有限,缴纳保险的能力也有限,退休之后能拿到的养老金也并不多。很多人在相互比较中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所以认为应该限制养老金过高的那部分群体养老金的继续增长。
关于我国的养老问题,养老金的发放是一个,另外一个则是近些年来提出的,广为争议的“延迟退休”的提议。有人觉得延迟退休根本就是一种“笑话”,一项网络调查来看,有近八成的网友是反对延迟退休的决议的。主要和上面两点原因相似,没有提出反对声音的主要是那些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他们的工作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的,所以反对的声音不大。但是对于那些自由工作者来说,工作往往是非常消耗体力的,别说延迟退休,就连正常的退休年龄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都是“吃不消”的,更不要说延迟退休了。
总之,退休和养老生活是很多人所期盼的,但是退休之后的待遇,直接决定了老年生活质量的高低。对于养老金发放“不公”这个问题,其实大家应该理解,并不是“不公”,而是因为有人交的多了,有人交的少了,所以才会导致最后的结果是大不相同的。而根据这个问题,江苏省就规定了2020年企事业单位养老金上涨的“上限”。大家觉得养老金上涨,应该设置“上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