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很关心自己城市的养老社保基金是不是一个正数,还去计算能维持发放多少个月。但其实这个思想已经狭隘了。因为如果这样想的话,其实得出来的结论都是非常悲观的。
如果从省份来看,那肯定是广东省结余的养老金最多,因为广东省人口年轻化,就业充分,新收的养老金远远要大于支出去的养老金。如果从城市来看,那北京雄冠全国。因为北京央企和机关事业单位众多,自然收上来的养老金也是最多的,而且缴纳养老金的基数也相对比较高。
因为最新数据没有,目前看到的是2016年的我国各省养老社保基金的结余余额,其中就展现了这一趋势。而且看到了已经呈现出金的负增长和负结余。所以整体形势相对看起来好像很严峻,但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
如果我们的养老基金,只能依靠本城市的在职职工缴纳养老金才能发放,那么我国有很多的城市都无法实现养老金的收支平衡。例如最典型的就是人口外流的东三省地区,劳动力都已经外流到了外地,自然每个月的社保也缴纳给了外地,本地老龄化严重。每月收上来的养老金远远抵不上发出去的养老金,那么长此以往,这个城市就不发给退休老人养老金了?
我们各个省和各地的养老金,其实是有着中央调剂制度的安排,也就是说各省之间会进行每年的调剂,保证养老金的发放工作。这样就从每个市的养老金统筹发放,上升到各个省的调剂发放,又上升到全国的养老金调剂发放。调这种调剂制度已经延续了多年,负责东三省和兵团早已经无钱可发了。
但是目前各省调剂制度也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所以国家在近几年对于养老保障基金进行了根本性的补充。这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国家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养老金的补充,一种就是将中央直管企业的股权划拨到全国养老基金中,那么被划拨股权的央企未来的利润上交以及股权分红都将归于养老基金。还有一种就是每年国家财政进行直接补贴。这样就彻底解决了养老基金的支付问题,而且这几年都在大量进行补充。
例如在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助经费5827亿元,同时各省财政也进行了补,各省财政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提供的补贴达到7300亿元,总数达到1.3万亿。
在划拨股权方面,仅仅2019年,国家就完成了81家企业1.3万亿元的股权划转,在2020年底之前,国资划转至少还要完成约2万亿元的规模。未来这些股权将长久地进行分红和投资增值,源源不断的补充养老基金。
所以在2019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52342亿元,但是社保基金累计结存6.2万亿元。所以未来不用担心是否社保基金会出现短缺的情况,也不用关心本市或者本省的社保基金是否会出现短缺。
我国是一定要建设好社保养老体系的,实现老有所养的战略目标,大家就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