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已经实现17连涨,从7月开始,退休人员将能领取更高额度的养老金,晚年生活得到了更好的保障。然而除了养老金上调的好消息外,前几天社保又迎来了许多新变化,人社部印发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涉及到很多社保相关事宜,这对参保人来说,还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而这4个调整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
第一,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将逐步提高
延迟退休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未来国家将会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推迟大家的法定退休年龄,而《规划》中还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
目前,我国规定的领取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不过随着延迟退休方案的进一步实施,未来人们领取养老金缴费年限规定必然也会相应延长,这就意味着,大家不仅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多工作几年,同时还要延长自己的缴费时间,虽然长缴费,多缴费对自己的养老金待遇有很大助益,但是这对灵活就业参保以及低收入群体来说,缴费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第二,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虽然退休后,人们可以依靠基本养老金生活,但是现在养老金替代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人们老年生活质量将会大打折扣,为了更好的保障大家的基本权益,国家将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意味着将来会有更多企业会给员工缴纳补充养老保险,更好的弥补养老金替代率缺口,同时国家还要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今后大家可以用自己的闲钱缴存养老金,在此过程中还能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让自己的退休生活更加安心舒适。
第三,职工养老金计发月数将重新修订
计发月数就是指养老金计划发放的月数,它关系着每个人的养老金待遇,因为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总额÷计发月数,由公式可以看出,计发月数越大,到手的养老金就越少,而我国现行的规定是,50周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95个月,55周岁退休,计发月是170个月,60周岁退休则对应的是139个月。然而,计发月数主要就是根据人均预期寿命等因素来制定的,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提高,计发月数不出意外也将增加,意味着如果我们仍然按照原先的年龄退休的话,到手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将减少很多。
第四,灵活就业参保更便捷
灵活就业人员虽不像在岗职工要强制缴纳社保,但很多有意愿的人还是会因为一些硬性规定而放弃参保,因为灵活就业人员只能在自己的户籍所在地参保缴费,对于一些外出打工人是非常不友好的。不过此次《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推动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这一举措,不仅可以更有效的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权益,同时还可以积极促进那些有意愿和缴费能力的灵活就业人员,以及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参加到社会保障的大家庭中来,生活更稳妥更放心,是非常利好的一个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