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刚过,布谷鸟咕咕的叫着飞过开始泛黄的麦田。顺水河畔的西固城乡骆家庄村的互助幸福院里,窗明几净,鲜花盛开,树荫下几名老人正在开心的拉着家常。
这是一所村级互助幸福院,开办一年多的时间了,村里6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都可以入驻这个幸福院。正在拉家常的两位大妈是妯娌俩,一位78岁,一位74岁。两人都是丧偶独居,村里开办幸福院伊始就结伴入驻了。她们一天三顿在幸福院吃饭,晚上也可以在幸福院睡觉,也可以回家住,吃完饭没事儿了还可以回家转转看看孙子,去田间地头看看熟悉的风景,在这个村像她们这样吃住在幸福院的老人有十几名。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求学、务工或定居,农村空巢独居老人群体不断扩大。偏僻又人口少的小村庄,独居老人买菜买米都不方便。骆家庄村两委班子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探索着给老人们办了一个互助幸福院,把生活能自理的独居老人们集中到一起,一同居住,搭伴养老。做到“吃饭有人做,生病有人管,互相帮助,其乐融融”,实现了“老人开心,子女安心”。为防止老年人晚上出现意外,村“两委”班子成员在互助院实行轮流值班制度,为方便老人就医,村医把诊疗室也建在了幸福院里。
互助幸福院实行院民自治,大家不是沾亲带故就是左邻右舍,有共同的熟人,有交叉的回忆,甚至有共同的亲人,生活在一起多了很多快乐!院里老人有劳动能力的可以分工协作、互相帮助的完成一些基本家务,做饭的大爷67岁,既是大家的厨师也是入驻的院民,帮厨的大妈78岁,他们做简单的家乡饭,熟知各人的口味,吃的愉恬又舒服,吃完饭他们还可以一块儿打牌搓麻将。
老人们在幸福院吃一顿饭是3元钱,一天只要9元钱,住宿是免费,以如今的物价,他们是如何做到呢?
“政府补一点、村里拿一点、村民凑一点”建院启动资金就有了:区民政局和乡政府筹措了13万元,村里的爱心企业家捐赠了2万元,日常的水、电、燃气费用由村委会负责。
骆家庄村创新思路举措、合力创建“有钱建、能运行、可复制”的老年幸福互助院,为老年人搭建的这个集生活服务、情感交流、文体娱乐、精神慰藉为一体的养老平台,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骆家庄村老人养老难这一难题得到了破解。
截至目前,骆家庄村幸福互助院共有8户老人居住,16户老人每日就餐、娱乐。
记者手记
农村老年人数量约占老年人总量的60%,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一直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短板和难题,独居或者空巢老人,大都是故土难离,又不愿意麻烦儿女,和儿女一块居住,生活习惯多有不同,难免发生矛盾。志趣相投的左邻右舍能“搭伴养老,互帮互助”到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养老方式。邢台市任泽区西固城乡骆家庄村开办互助幸福院,探索出一条“搭伴互助养老”的新路子,补齐民生短板,给农村老人一个幸福的家园,提振乡村养老底气。
图 文 |庞丽少合
视频制作|赵佳佳
编 辑 | 莉娟
审 核 | 马建鹏 陈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