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好面子,很多退休的老人喜欢比较退休金,好像多那么一点就能比别人更有面子一样。还有些已经退休的人觉得养老金有那么点不够,如果可以多一点就更好了。那么今后有没有一种机会,可以帮助我们多领一些退休金呢?
养老金对老人的重要性
说到养老金的重要性,很多已经退休的人员都深有体会。养老金不仅能够保障退休后的生活,对所有人都做到了“兼容”。
对农民来说,农民上了年纪没有劳动能力,就没有固定经济收入了。很多农民的子女成家后大多选择定居在其他城市,除了逢年过节,谈不上起到照顾老人的作用。但是有了养老金就不一样了,最起码可以让子女放心,让晚年生活可以相对容易一些。
对下岗职工来说,养老金是唯一希望了,本来作为家里顶梁柱,可一旦下岗,出来找工作又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如果说因为身体受到了不可逆的物理性伤害,养老金就成为了下岗工人的唯一收入来源。
另外对企业退休职员来讲,他们为企业发展贡献了大半辈子的心血,对企业发展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也为国家经济的提高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所以这部分人涨养老金的愿望也比较强烈。
养老金又有新变化
人社部透露消息,养老金的新变化来了,这个变化就是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行。国家准备以账户制的形式推行相关个人养老金制度,还会在税收上采取财政补贴的形式支持。
个人养老金制度实行账户制,存多少钱进去,是自行决定的,账户也是跟着人走的,一般是由一些商业保险公司或者托管公司进行托管运营,收入高的时候可以放多一些,收入低的时候可以少放一些。
专业人士指出,个人养老金制度其实就是国家养老保险制度里的第三根支柱。
我国养老保险第一支柱是基本的养老保险,就是平时交的社保退休后领取退休金。
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企业年金不是社保缴纳,是对社保的补充,是职工自愿建立的补充性养老保险。
第三支柱就是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制度是个人为养老准备的钱。因为目前仅仅有一个第一支柱是不太够了,而企业年金的覆盖率不够高,所以就有必要发展第三支柱。过去国家没有为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制定出相关制度计划,现在已经提出要针对性的制定相关计划了,国家已经“认可”该制度的可行性了。
今后养老只能靠自己了吗
国家的养老保险存在不够用、发得少的情况,而个人养老保险制度其实在国外已经推行多年,个人养老保险制度无限接近于商业保险。
未雨绸缪提前规划是明智之举,很多人说养老不能靠国家,得靠自己就是这个意思。他们一方面享受着国家基础养老保险带来的福利,另外通过参加一些商业保险获得双份的收益,这也和“第三支柱”带来的巨大优势有关。
个人养老金制度特点鲜明,比基本养老保险和年金都灵活,不强制缴纳,不限额缴纳。目前已经在上海等地开始了试点,此次试点的核心是“税收延迟”,保险人需要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只要符合一些方面的规定,允许范围内的税收扣除,而且个人账户内的稳定增长的收益金额不收税,领取该“个人养老金”的时候才开始征收一部分税。
国家已经在税收上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而且此次试点即便是自由职业者也可以参加,这部分人没有办法享受企业年金了,说不定个人养老金制度更适合他们。
由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运作模式类似商业保险,所以上海试点的产品由保险公司设计开发的,收益比较稳定,终身都可以领取,也遵循保险业里长期锁定、精算平衡的原则。
官方做过算术题,如果一个人30岁开始每个月投1000元用于个人养老金保险,到60岁退休的时候预计每个月可以领到超过2700元。几乎是30岁~60岁每月所交的三倍了,领取10年就能把之前交得钱全部领回头,领的时间越长越划算。
专家送上“定心丸”
个人养老金制度暂时还没有推行,不过在一些欧美国家已经成功推行多年。并不是说国外的制度一定好,但是取精华去糟粕、借鉴其优点不是更好吗?
很多人觉得要自己额外交钱,等于国家把养老负担“归还”给百姓自己,不就等于养老靠自己了,是不是国家养老金不够用了?
为此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的郑秉文主任就一些问题进行了解释。
很多人不能正确理解觉得还要自己多交钱不划算?郑秉文主任解释到第三支柱的建立与第一、第二支柱并不冲突,他们之间不是竞争关系,不存在此消彼长的现象。如若不建立第二、第三支柱,那么单凭国家养老金,是仅仅不够的,只能靠国家养老金那部分还不足以抵抗一些物价上浮的风险,但一旦个人养老金累加上去,退休收入来源多了,相比退休前退休后,收入其实没什么变化,生活的质量不会下降半分。
而对于吸引力不足这一点,郑秉文主任则解释到,试点正好碰上个税起征点提高,全国纳税人一下子变少了,所以投保的情况不乐观,享受这种税收延后的人变少了。
另外制度设计上还不完美,包括流程复杂、证明材料繁多等。他还指出,这个目前的试点完全可以把它看做一个1.0版本,这也是试点的原因,真正推出的2.0个人养老金制度,会吸取教训提高制度的激励作用,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才有更多的人去买。
我国养老金制度仍旧有发展空间
记者专访了郑秉文,郑主任就我国养老金的制度提出了自己看法
郑主任解释,我国目前的养老金体系存在两个问题,所以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一个是发展不平衡,二个是发展不充分,存在“一柱独大”的问题。
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多层次、多支柱、多元化的养老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养老金制度升级换代也是大势所趋。郑主任特别指出,我国即将进入一个高收入国家的行列,提高养老金水平,提供多支柱的体系,国家非常重视这个历史窗口。
总而言之,交得钱是准备给自己养老的,是有价值的。这只是一份补充型的制度并不强求,原本的基础养老金部分该拿的钱一分不少,长期的看还要考虑到一个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问题,这份多出来的养老金就是为了应对基础养老金不足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