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五险”变“六险”!每月最高补助上千元!
2021-06-13 15:55  浏览:435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54亿,失能人员超4000万。


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正在面临巨大的养老负担。


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将长期护理险试点扩围。




被称为社保“第六险”的长期护理险究竟是什么险?今后我们养老能靠它吗?


1.长期护理险是什么?


长期护理险于2016年开始试点,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所需费用。


“半失能老人每月护理费用是6000元,全失能老人大约在7000至8000元,失智老人护理费接近万元,并且要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才能确定是否接收……”


这是记者在北京一家养老机构咨询时得到的护理费报价。




根据北京市公布的数据,2019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为每月4157元。显然,对于失能老人来说,高昂的护理费用已经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


社会的需求使得被称为社保“第六险”的长期护理险应运而生。


在参保长期护理险之后,根据政府评估的失能等级,参保人可以每周获得3至7小时得护理服务。


对于护理产生的费用,其中70%—90%的部分由长期护理险基金来支付,不同地区规定的报销比例有所差别。


2.谁可以享受长期护理险?


各个地方的规定并不一致,但是大体上差不多。


以上海为例,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年满60周岁及以上,职工医保人员中已按照规定办理申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手续的人员和居民医保人员;


经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失能程度达到评估等级二至六级的长护险参保人员。


3.靠长护险养老,可以吗?


靠长护险养老其实并不现实。


一方面长护险针对的群体仅为失能老人,并不覆盖健全人群,另一方面在于人口基数问题,统计数据显示,预计到2053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的峰值,占总人口的34.9%,也就是说,每3个人当中就有1个是老年人。


巨大的老年人口数量决定了长护险的定位依然是解决基本护理问题,并不能完全转移老百姓所有压力。




就像社保、医保一样,长护险是一项基础建设,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护理保障需求,指望靠它解决所有失能人员的护理还是远远不够的。


现在以上海为例,养老护理机构对于失能老人一个月的护理费用一般在5000~8000之间,重度的费用可能还要更高。


对于高龄失能、失智人员无疑是个巨大的经济负担。


4.除了长期护理险,还有什么可以解决失能风险?


答案也不意外: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结合商业保险,已经是一个很常见也很实用的做法。


医保报销不足,我们会购买百万医疗险,报销社保外的医药费;养老金不够,我们可以通过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帮自己”加工资“;同样,长期护理险照顾不到的地方,可以通过商业保险来弥补缺口:


重疾险和意外险


疾病和意外,本身就是造成人们失能的主要原因。


以重疾为例,好几项病症定义中,都涵盖了失能的前提。


比如严重脑炎后遗症、严重脑损伤、严重运动神经元病等,都要求满足自主生活能力完成丧失,无法独立完成六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三项或以上。


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


在我们没有退休之前,提前给自己规划养老金已经是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自己解决养老问题,也是政策的大势所趋。


无论是选择年金险还是热门的增额终身寿险,都可以让我们在年轻的时候,通过蚂蚁搬家的方式一点一点给自己攒出来一笔养老钱。




这笔钱的作用就是老了以后没病没灾我们用他提高养老品质,开开心心生活。


如果遇到健康风险,我们用这笔钱度过难关,不拖累子女,自己少受罪,体体面面。


长期护理险的推广无疑对失能人群提供了非常有针对性的保障。


但是,对于更多人的养老的问题,远不是单单一个长期护理险就能解决。


养老靠自己,越早规划越好已经是所有人的共识,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都是能够明显提升养老品质的有效手段。


发布人:672d****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