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76岁李善长回家养老,每天耕田种地,朱元璋为何却下令满门抄斩?
2021-01-15 14:30  浏览:633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李善长这叫身在田野心在朝堂,每天耕田种地不假,但暗地里却是将手伸到了朝廷内部,伸到了朱元璋的逆鳞上,所以哪怕李善长手握两张免死铁卷也依旧不能抵消朱元璋的怒火。


洪武元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跟其他朝代的皇帝一样在开国之后自然是要赏封那些跟随自己一块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兄弟。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打天下最大的功臣是徐达、汤和、蓝玉、李文忠、刘伯温等人,这些人也确实得到了赏赐,但赏赐头衔最大的却是平平无奇的李善长。

朱元璋特意封李善长为左丞相,明代丞相中以左为大,要知道徐达也不过是封了一个右丞相,左丞相相当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李善长到底是何人,对明朝建立有什么贡献?

人物经历

李善长字百室,他是定远县的名人,因为自小饱读诗书所以具有一定的眼界,在当地预言一些事情大多都会应验。

朱元璋本是濠州城中郭子兴的部将,但因看不惯濠州城里面各大派系只为争夺权力而不力战元军,于是便决定带上自己亲信离开濠州城自己做一事业。

朱元璋一行人定下的目标是先拿下定远,随后再继续南下攻取滁州,在定远县中朱元璋又招募了一批军士,于是朱元璋便南下攻打滁州。


在前往滁州的路上朱元璋得知有人求见,此人便是定远县的名人李善长,因为他看朱元璋的军队在进入定远县后并没有跟其他军队一样胡作非为,便认为朱元璋日后一定有所成就。

当时朱元璋身边可以说什么都缺,虽说有徐达、汤和这样的人追随左右,但他们跟朱元璋一样都是大字不识一个,所以就急需一个读书人。

于是朱元璋就隆重接待了李善长,随后畅谈途中朱元璋问李善长,天下之乱什么时候才能彻底平定呢?


李善长也不愧是读过书的有见识,直接就说汉高祖能从普通人中崛起,靠的就是知人善任且不滥杀无辜,于是五年便成就了帝王基业,现如今元朝跟当时秦朝并无太大差距,只要效仿汉高祖之法,这天下便可轻易平定。

朱元璋听后对李善长是更加的佩服,随后便让李善长做了自己的参谋,虽说李善长并不是主攻军事,但也仍能给朱元璋不少建议。

在攻占滁州之后朱元璋的大名已经在各地流传开来,于是吸引来不好人前来投奔,有人前来投奔固然是好的,但如何安排却是一项难事。

还是李善长出面先考察他们的才能禀告给朱元璋,并代表朱元璋对他们表示感谢,因为人数众多所以平时难免会有一些生活上的小摩擦,这些也都是李善长从中调解。

可以说在得到了李善长的追随之后,朱元璋就没有在为后方的事情操过心了,完全可以专心的对外征战,后方安全以及粮草供应都是出自李善长之手,李善长对朱元璋的帮助无异于雪中送炭。

后来郭子兴也被赶出濠州只好前往朱元璋所在的滁州,在发现朱元璋兵强马壮后便有了夺权的意思,并且看李善长多谋善断就想拉拢过来。

但李善长拒绝了郭子兴的邀请,依旧是愿意追随目前还一无所有的朱元璋,这让朱元璋对此十分感动。

在朱元璋称吴王之时,李善长因为劳苦功高被封为右相国,此后每逢朱元璋外出带兵征讨,那必然是让李善长留守,并且有李善长在后方操作,前线将士的兵饷和粮草从来都不用担心缺乏这个说法。

在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特意表示李善长虽没有军事上的功劳,但追随我多年,这份功劳很大,于是便封李善长为左柱国、左丞相,受封韩国公,且赠与李善长免死铁卷,可免李善长二死,免其子一死,论封赏程度和公爵地位,李善长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洪武四年,李善长因病辞官想要告老还乡,朱元璋批准了李善长的请求,并出于礼数又给李善长赏赐了百亩良田,也就说日后只要李善长不折腾,那就完全可以做一个家底殷实的富家翁。

洪武二十三年,在家耕田种地的李善长突然被朱元璋下令满门抄斩,纵然是李善长手握免死铁卷也依旧无济于事,试想当初还是朱元璋亲自说李善长跟随自己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如今又将76岁的李善长给满门抄斩,这是因何缘故?


为何被杀?

在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和左丞相后便开始有些膨胀了,在朱元璋面前的李善长是温和宽厚的,但在其他人面前的李善长则是嫉妒且苛刻。

当时朝中有两大官员因不小心冒犯了他,于是李善长便想办法给两人定下罪状从而上奏皇上,朱元璋当时对李善长还是非常信任的,便直接罢免了两人,后来知晓此事也是后悔不已。

胡惟庸案是明初遇害人数最多的案件之一,李善长跟胡惟庸还有扯不清的关系,两人不仅是儿女亲家,并且胡惟庸都是李善长一手提拔上来了,本来李善长也应受到株连。


但朱元璋下令免除李善长的罪状,按理说此时李善长虽然已经告老还乡,但还是要感谢一下朱元璋,但李善长对此毫无表示,朱元璋也因此怀恨在心。

洪武二十三年,朝中官员丁斌因为受到株连需要发配边疆,但李善长因为这丁斌是自己的亲戚便向朱元璋求情,朱元璋因此大怒直接将丁斌治罪。

在服刑期间丁斌供出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曾经跟胡惟庸交往密切,于是李存义被逮捕归案,紧接着李存义又供出李善长也曾参与此事。


当初胡惟庸让李存义前去说服李善长跟他一块共谋大事,虽说李善长并没有同意,但他却没有上报朱元璋,这对于朱元璋来讲无异于是背叛。

随后其他大臣纷纷弹劾李善长,说他之前就跟胡惟庸之间有过相互贿赂,且当初蓝玉截下胡惟庸跟外族私通的证据,但也被李善长利用职权给压下。

在群臣的弹劾下,李善长这颗大树算是彻底倒下了,哪怕此时李善长已经77岁了,但这依旧不能让朱元璋为之心软,随后便下令将李善长全家上下七十多口人全部处死。


这便是为何李善长明明在家耕田种地却还被朱元璋满门抄斩的原因,实在是手伸的太长了,竟然伸到了朱元璋的逆鳞上面,这怎能不死?

如果李善长在告老还乡之后满足于做一个富家翁,那必然不会有如此结局,只能说权力这东西真是一把双刃剑,让人生也能让人死。

感谢阅读,看完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二连哟,风云妹子在此谢过诸位啦~。


发布人:81f1****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