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直以来社保都在广大百姓群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那么中国究竟有多少人参加社保呢?依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末,中国保险持有社保卡的总人数达到了13.35亿,其参保率已经达到了96%以上,这也意味着社保对于人们的生活参与度越来越多,事实上由于这些年来,社保福利不断增多,有越来越多的人都意识到缴纳社保的重要性。
而在社保的各项内容中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较高热度和争议的就是养老金。而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老龄化问题逐步凸显,这也为社会与家庭都添加了更为沉重的养老负担,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社保中的养老金就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伴随着新一年度养老金上涨方案的正式公布,很多退休老人终于能够放下那颗悬着已久的心了,依据官方公布的方案来看,在今年养老金全国统一上涨幅度为4.5%,这也意味着只要是在去年年底之前办理好退休手续的退休老人,今年都可以按照新方案规定来正常领取养老金。
不过虽说退休金上涨是个好事,然而有很多人却对此表示疑惑,明明是同样的年纪退休,有些人养老金为什么有三部分组成,然而有些人的养老金却只有两部分构成,这些不同的情况可能会造成上千元的差距,那么这又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事实上由于养老金是作为退休老人晚年生活的保障,所以其重要性完全不必多说。一直以来中国养老金的缴纳原则都是“多缴多拿”,这也意味着我们所缴纳的养老金金额不同,缴纳年限不同,所以最后到手的养老金总数也不同。在此之前,有些人表示有的退休老人每个月可以领到双份养老金,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多出的那一份养老金就是过渡性养老金,从这个养老金的名称中就能够了解到,此养老金主要是针对某些特定人群专门发放的。实际上早在2005年时,国家就明确养老金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一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二就是基础养老金,那时候就等同于全国已经“统一”处理了。
不过在此之前,也就是在1995年至1997年以前退休的老人却可以额外领取另一份养老金,这就是过渡性养老金,而他们之所以能够享受这种政策优惠其实就是为了保证养老金的方案可以达成平稳过渡,因为一直以来由于在这方面的计算中国家始终未统一标准,所以不同地区的计算,时间和金额也会存有差距,若从计算方式来看,主要与缴纳比例缴纳年限和社会的平均工资有关,简而言之就是,有视同缴费年限自然就是有过渡性养老金的,然而没有视同缴费年限,也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这种养老金,但无论怎样说这也是针对特定群体的额外福利,虽然能够多领的这一份养老金数额不算很多,但是却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人的生活。
那么究竟有哪些群体可以领取到这份额外福利呢?
为此国家规定在1995年至1997年在国有集体企业工作以及上山下乡的知青和服兵役的年限都被认做视同缴费年限,这也意味着符合这三项条件的人能够多领那份额外的养老金,只要他们在办理退休时可以提供视同缴费年限的有力证明,则可以领取双份钱。
纵然对于那些能够领取双倍钱的人来说是件好事,但是没有领到的人也不用灰心,毕竟现如今国家对于养老保险逐步投入更多福利,所以这都能切实保障每位老人的养老生活。而且还有一个令退休老人欣喜的消息,那就是依据专家分析,到明年中国还有可能继续实现养老金的上涨?
结语
为什么专家会有这样的猜测呢?主要原因就是当前中国养老基金结余较多,据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末,中国养老金结余共计达40,000亿之多,因此即便是中国老龄化形势逐渐严峻,但是养老资金仍旧充足,除此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在即,自这种制度生效后,我国一直实施的是省级统筹,因此在那之后,各省就集中管理养老金收支,对于某些省份养老金入不敷出的情况,中央调剂制度也会给予帮扶,因此各地区都将告别养老金发放困难的问题。除此外考虑到通货膨胀等因素,伴随着物价上涨,养老金上涨也是意料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