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就推行了退休体制,由于当时人均寿命在50岁到60岁,在我国退休制度中明确指出,男性的离休年龄为60岁,而女性普通员工的离休年龄为50岁,如果是在一些企业做女干部的话,离休年龄为55岁。虽然有非常明确的法律规定,但是在现实中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意外,每个人的情况又各有不同。为了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国家还制定了一些比较有效的辅助措施。
在众多保障体系中,社保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若想享受到养老方面的保障,必须要交够15年的年限,可能很多人会认为等到自己快退休的时候再参加社保也不迟,比如在45岁的时候参加社保。因为距离退休年龄还有15年的时间,不管参加的是职工保险还是居民保险,都应该满足15年的最低缴费年限,这样在退休之后才可以领取养老费。但对于女性来说,如果从45岁参加保险的话,没有办法在退休的年龄交够15年的年限。
15年的缴费年限
对于每一个参保人员来说,选择恰当的年龄参保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是男性,最好选择在50岁之前参加社保,因为要至少交15年的保费,50岁之前缴纳社保是很容易交够15年最低底线的,即便是没有交够15年,至少也达到了10年以上的要求,这时可以选择延长5年的缴费时间。虽然现在不能一次性补缴,但通过延长缴费时间,依然可以在退休之后领取养老费。
对于女性来说,在参加社保的时候,最好在40岁之前参保,这样也很容易实现15年的最低保费要求,如果没有交够15年的话,也能通过延长缴费的方式实现,以此确保在退休之后可以领取养老费。
当然,在现实中也有一些人并不是在50岁或者是40岁之前参加的社保,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很难实现一次性缴费的,或者即便是延长5年的缴费时间,也无法交够15年,这样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将职工保障转换成居民保障。
在需要办理一次性缴费或者需要延长缴费时间,这时就需要查看是否符合一般社保账户的相关要求,可以到当地的专业部门进行咨询,当然还需要小心警惕虚假的缴费问题。
一次性交15万元的情况
从目前我国实施的社保政策来看,主要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专门针对农民打造的养老保障,另外一种则需要企业帮助职工缴纳的职工社保,两种保障形式可以享受到的福利是不一样的。对于农村人来说,大多数情况下参加的都是居民养老保险,如果从45岁的时候参加这种保险,一次性上交15万元用,那么,在退休之后每月领取2500元是不是很划算呢?
缴纳15万元,相当于每年交1万块钱的居民养老保险,这种情况已经是比较高档次的了,日后获得的养老费用自然是比较高的,但是,最终领取的养老费用是不能超过农村经济和消费水平的。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工资水平和平均的养老水平。
不符合农村消费保障要求
举例来说,在一些一线城市的养老费用平均达到了4000元以上,而一些小型城市的养老费用平均1500元,农村地区的养老费用平均为1000元以下,这些都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经济情况和消费水平来决定的,如果每个月可以领到2500元的养老费,已经超过了小型城市的平均水平,是不符合农村消费和保障要求。
因此,对于农民来说,选择一次性交15万元的基本保障日后是不可能每个月领到2500元的养老费,毕竟这种费用是不符合农村的实际消费情况和保障情况的,因此,在参加社保的时候,还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具体经济水平来决定。
总结:
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对于众多退休老年人来说,最关键的不是领取养老费用多少的问题,而是需要配置最基本的医保以及意外保险等方面的保障,这些方面的保障才可以达到良好的养老和储蓄,不会因为疾病或者突发意外造成太大的经济压力,能够起到很好的财务保障作用,就当基本的医保问题得到解决,再去考虑养老储备资金的问题,才是关键。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