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新生儿数量持续减少,社会老龄化问题逐渐浮现。居民未来原居安老留澳生活较舒适自在,还是选择到大湾区养老较轻松愉快?
有分别选择留澳和到大湾区养老的长者都大赞各自居住环境“一流”,选择留澳不仅可享受政府为长者开设的多元化支援服务,还可在熟悉环境中建立社交圈子,但无法如大湾区环境拥有较大活动和生活空间,也有相对较大绿化面积。相信老友记都有自己“心水”选择。
澳支援多社交方便
今年七十岁的碧云婆婆相信,长者始终都较倾向想留在澳门生活、养老,坦言自己早年住在唐楼上落非常不便,后成功申请入住政府专门为长者而设的住宅青松楼,大赞居住环境和生活配套“一流”、“世界上好难再找到”。不仅单位内有自己很喜欢的露台,闲时还可到楼下社区中心参加活动、唱歌跳舞、听讲座,中心工作人员都很细心照顾长者,定期探访行动不便长者,以及设有“平安通”服务,一旦不适即可按钟求助,又有物理治疗师免费解答长者问题和教导运动技巧,鼓励长者多动手脚保持健康体魄。直言无想过要到大湾区养老,有感现时当地供澳门居民养老的建设仍须完善,繁荣需要时间和过程,加上习惯在澳生活未必适应到大湾区生活文化,自己暂时对此不太感兴趣。
对留在澳门生活的质量,碧云婆婆提到特区政府养老金和敬老金,认为基本都可满足生活需要,但期望都能增加资源支援长者的牙齿保健、外展医疗服务等。坦言部分长者身体差未必可每次到医院或诊所就医,故期望政府都可加强长者的上门医疗服务,减轻长者出行负担。
湾区胜在环境管理
早两、三年搬往横琴养老的阮生、阮太大赞内地居住空间“一流”,无论在楼价、大厦管理模式及绿化面积等都与澳门有较大差距。以大厦管理模式为例,因应当地以小区管理并分有纯住宅用途大厦和商住两用大厦,环境井井有条,不会像澳门大型屋苑密密麻麻,形容“即使大厦之间再起一幢大厦都还有好多位剩”。绿化面积亦相对较大,并设有会所、游泳池、网球场等,对长者来说有较大活动空间和优美环境,压逼感也大大减低。
谈到大湾区生活质量,两人坦言因应内地地方较大周边配套自然不能像澳门一样就脚,如要前往较热闹商业区或需二十分钟车程,没有驾驶执照的长者要坐巴士、的士外出,但内地外卖平台迅速发展,只需透过手机应用程式即可点餐。同时,不少澳门的社服机构陆续在大湾区设立办事处,居民在内地也可办理相关业务,方便快捷。至于不便之处,因应两地货币始终不同,对收入不高的长者要把生活所需的金钱兑换成人民币变相“减薪”,期望特区政府未来都可多考虑这方面,鼓励长者到大湾区养老同时减轻其生活开支。
来源:澳门日报
审读:孙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