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笔者,我来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表述不准确,应该是农村70岁以上老人没有跟上2009年建立的“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后还有什么待遇?
“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建立于2009年,2014年与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合并一起,统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其养老金的资金来源有两部分,一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二是国家为60岁以上农民发放的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资金来源有三部分:一是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二是政府补贴,三是银行利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最低缴满15年,60岁以后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70岁以上农民2009年已经达到60岁,所以没有跟上参加养老保险,但可以领取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由国家财政和地方政府支付,开始每人每月只有55元,之后,经过2015年和2018年两次调整,最高上海每人每月达到1100元,最低黑龙江只有90元,全国平均150元左右。
农村70岁以上老人除了基础养老金,还有高龄补贴,70到80岁每人每月50元,80到90岁每人每月100元,90到100岁每人每月200元,100岁以上每人每月360元,各地可能有差异。其他还有贫困户补助、低保补助、残疾人补助等,当然这不是人人都有。
总之,农村70岁以上老人属于30、40、50后,他们在过去六七十年代为国家工业建设做出过很大牺牲和贡献,国家对他们有亏欠,如今,我国工业已经跻身于世界强国,应该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时候,所以,国家应该从国企利润里拿出一部分资金,提高他们的基础养老金和高龄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