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常熟蒋巷村老书记常德盛正式卸任,46岁的蒋玉英成为新一任“当家人”。
在昨天举行的中国共产党支塘镇蒋乡村党员大会上,老书记常德盛正式卸任,被聘为村里的“第一书记”。在村里工作了25年的蒋玉英当选,成为蒋巷村新的“当家人”。
蒋巷村第一书记常德盛表示,确确实实“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要高过一浪”。
54年前,22岁的常德盛当上蒋巷大队大队长,面对村低产低洼地,喊出了“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口号。带领村民拿起扁担、挑起箩筐,疏浚河道、平整土地,硬是把十年九涝的低洼地变成1700多亩的高产田。
按照“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发展路径,蒋巷村先后建起了常熟第一家村级工业园、800亩的生态园,如今每年村集体收入超过2000万元,集体资产超过10亿元。
通过几十年发展,蒋巷村在经济、文化、民生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蒋巷村前年投资4000万所投资的养老院里,有260个床位,可以为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提供护理服务,让村里的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城里才有的养老服务。
村里发展了,而常德盛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坚持着他的“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不拿全村最高奖金”的三不原则。
常熟市支塘镇人大副主席陈建中说,常德盛书记在蒋巷村工作了54年时间,对蒋巷村一草一木、每户每家人家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付出了他的一生。
今年已经78岁的常德盛精力已经不如从前,但依然保持着每天在村里走一圈,向村民嘘寒问暖的习惯。他表示,接下来将辅佐村里新一任班子,继续为蒋巷村的发展献计献策、发光发热。
常德盛说,平时陪爱人的时间少,爱人希望自己回去,子女也希望自己休息。但是组织上这样关心安排,也是对蒋巷人民的留念,新的领导班子也希望自己再服务一程,所以也愿意能为蒋巷村的发展再多做点贡献。
蒋巷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蒋玉英表示,学习常书记几十年不怕难、不怕烦、不怕苦、不怕吃亏的精神,在原有的基础上要有创新、开拓、谋划,要让蒋巷村的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有更多幸福感。【时政专稿 文/仇实、陆劲云】
责任编辑:李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