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子女之孝顺父母,也当计深远,白岩松:老人第一位要攒健康
2020-12-30 13:17  浏览:636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枝头上一片晶莹,今冬迎来了第一场雪。

看着曾住了十多年的老宅院,现在俨然成了老年人的天堂,三三两两的老人扎堆,或下棋,或打牌,或边运动边唠嗑。

这些老人,哪怕子女在外为他们买了高档公寓,依然舍不得搬走。

几十年陪伴,几十年感情,这里是他们认定的家了。

1.

回来两周了,突然看到左奶奶,我大吃一惊。

这是那个曾经满院子健步如飞的左奶奶?我眼前的明明是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随时都可能摔倒,我差点认不出。

左奶奶才七十多岁,年轻时顶了她家一整片天,工作、家务,带孙子,她的能干院里无不夸赞。

不曾想前年左奶奶摔倒后半身瘫痪了,经过治疗,慢慢恢复,可以扶着走动了。

左奶奶跟儿子一起住,虽年轻时跟儿媳妇不对付,但这次行动不便后,儿子毅然接管了家务,照顾起了她的饮食起居。

奶奶无比庆幸,逢人就夸赞儿子孝顺,摔倒才知道养儿女的重要,所谓“养儿防老”,她深切体会到了。

左奶奶在家当起了甩手掌柜,因腿脚不便利就不想动,又因有人照顾,也懒于锻炼,索性过上了“养老”生活。

真的是被“养”啊,每天最大的事就是看电视。但被照顾的左奶奶,精气神却一日不如一日,衰减了下去。

我外公曾说,人不能服老。以前觉得是外公的书生意气,个性的倔强。但现在越来越看清了外公的智慧。

因为服老,就是向困难低头了,就没有心气再挣扎,再抗争了。

“拉马克学说”认为:生物在环境的直接影响下,某些经常使用的器官会发达增大,不经常使用的器官则会逐渐退化,这就是用进废退的法则。

事情全交给别人来做,表面看获得了轻松,但这份轻松有代价,那就是身体机能、心理韧性的衰退。

当你力不从心时,恰恰是最关键的时期,坚持锻炼会增强你的机能,而放弃,支撑你的心气就散了,活动量的减少,消化、吸收、免疫系统,包括血液循环都会衰减,身体不就一天天衰退下去了吗?

有时候被人照顾得太好,并不一定真的好。


在左奶奶身上,我看到了“废”的可怕,不只是外形,更有生活角色的让位,让她从生活的主人,变成了生活的附庸,每天最大的事成了等待,等待人来料理她,等着开饭,等着睡觉,等着无尽的等待。

我终于理解,外国老人最不喜欢被让的原因,因为他不服老,他在不服中锻炼着自己,和衰老抢时间。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想,子女之孝顺父母,也当计深远。老人之爱自己,更当计深远。

对于老人来说,有意识地去锻炼自己,才是真正的爱自己。什么都要靠人,未尝不是另一种凄凉。

2.

大院里还有位于爷爷,92岁高龄了,却思维清晰,腿脚灵便。

于爷爷最大的坚持,就是自己的事尽量自己做。

他家住二楼,他女儿家在6楼。每天女儿会买菜回来,但于爷爷自己做饭,老伴病了多年,都是他做饭,不舒服时才让女儿搭把手,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五年前老伴去世,女儿不放心他晚上一个人,他又养成了每天自己爬上6楼,到女儿家睡觉的习惯。

阳台上养的花草都是他侍弄的,每天下午雷打不动到花园棋牌娱乐室,或看人下棋,或与人聊天,90多岁的老人了,大部分时间都在院里溜达,遇到小孩儿还会招呼,给糖果,从没有认错过。

女儿、女婿早已退休,因于爷爷也始终没有搬离大院。90多的老人了,一眼就认出离开十多年的我,自豪地跟我说,“我可不是个废物老头”。


生命真的很奇妙,当你不服输的时候,你的精气神就依然在,当你想自立自强的时候,你身上的干劲儿和热情就会帮助你。

有时候,年老真的不仅仅是生理年龄,更是心理年龄,心理上不服老,生理上也会退得慢,心理上垮了,生理上就会像决堤一样坍塌。

我欣赏于爷爷的生活态度,也暗赞他女儿女婿的目光长远。我发现,晚年过得好的老人,几乎都是能保持精神和生活独立的老人。

对于老年人来说,儿女孝顺真的是福,但若是就此放弃了自理、自主生活,却未必是福了。

在我所接触的老年人中,过得最舒心的,往往都是生活自理的老人。

他们精神上,不依赖子女,来,一起开心,不来,也有自己的事情做;生活上,能做的事尽量自己做,但也不逞强,有些事可以放一放,有些事可以交给他人,但安排生活的必须是自己,这样不仅锻炼了体能,也锻炼了脑子,更让自己保有对生活的掌控感。

一个人始终保有对生活的掌控感,就会始终有生活的信心,始终有心气儿。

同事的奶奶,在农村,八十多了,还坚持种了一小块菜地,至今身体倍儿棒,吃饭倍儿香,看着自己种的菜地收成好就乐呵呵的,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

人活一口气,精气神在,一切都在线。有些“养”未必是对身体好的养;而适当的辛苦,也非一般意义上的苦,反而是合理的锻炼。

3.

现在养老方式越来越多,什么候鸟养老,旅居养老,田园养老,抱团养老,实质都是让老年人的生活充实、活跃起来。

每个家庭有自己的考量,自身的情况,不是每个子女都有左奶奶儿子那样的时间精力,也未必都有同住一个小区的条件。

但老年人,不妥协于老,不让自己成为生活的“废人”很重要。

当今时代,养儿已不再为了防老,而且丁克家庭越来越多,甚至很多精英不将婚姻列入人生的一个必选项,八十年代的独生子女组建的家庭,负担四个老人也分身乏术,何况生活的负累,遇上冷心绝情的子女又该如何?

求人先求己,靠人先靠己。所以白岩松说得好,老年人第一位是要攒健康,储蓄健康比储蓄钱更重要。

其实,越是没有子女可靠的老人越是重视自身健康状况,生存能力,因为他们没有依靠,所以早早就规划了养老的各种问题。

对于老年人,健康排第一位。适当的锻炼,哪怕是并不轻松的锻炼,也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像左奶奶那样行动不便的,更应该对自己有所要求。

所谓“金钱再贵,也没有健康贵;荣华再富,也比不上平安福。”年轻时就要学会储蓄健康,老年后,更要延续锻炼养生的好习惯,身体是自己的,而健康在于锻炼,生活需要自律。

年轻人孝顺父母,就耐心教会他健康生活的理念吧,不会智能手机,教到他会,不愿意动,督促他动起来,陪他找到合拍的锻炼搭档,直到习惯。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么?

子女孝顺,儿孙满堂吗?突然之间,就觉得那些都不重要了,都是外在、别人眼中的幸福。而能够身体健朗,生活自理,有钱花,有事做,有盼头,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看着冬寒料峭中的老人们,我更加明白了他们不愿搬走的原因,住什么样的房子不重要,守住老友,老年的生活不缺知心人,更是抱团取暖的合拍搭档。

#社会百态#

End-图/网络


发布人:01cb****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