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三届中国养老发展论坛日前在杭州闭幕。众多与会者认为,全面放开和提质增能将是中国新时代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两大主题,养老产业也将是“义”“利”并举的“新公益”实践。
中国医养整合联盟理事长、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陈作兵认为,后疫情时代,中国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浙江胤瑞老龄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仁杰说,在国内需求与日俱增的背景下,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爆发在即,预计到2025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突破3亿人。“较高的消费意识、高品质养老期待、较强的科技与信息化运用能力等,是未来老年人的特点,这对养老产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思德库养老信息化研究院院长田兰宁博士认为,目前中国养老产业面临不少问题,其中一个就是中国的养老院普遍存在养老护理力量紧缺问题,亟待破解和重视。
对养老产业发展,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夏学民也提出了相关看法:“养老服务产业不要急于赚钱,要以同理心体谅老人的切实痛苦和需求。例如,智慧养老服务商不要误以为给老人装了‘电子手环’就万事大吉,老人不是社区矫正对象,‘电子手环’再发达也替代不了儿女的陪伴。”
上海市养老服务协会专家咨询会委员主任殷志刚认为,融入、融合、共享将是中国新时期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发展养老产业需要政府、企业家、社会各界的多方努力和持续创新。
据了解,以“凝聚力量融合发展”为主题的2020第三届中国(钱江)养老产业发展论坛11月12日至13日在杭州市举办,300余名养老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