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对2020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湾沚区因大力培育发展养老健康产业工作,产业特色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光荣上榜,获得督查激励。
十三五期间,湾沚区本着破解养老服务难题,促进养老服务整体提升的理念,抢抓养老政策机遇,不断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努力打造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全区养老服务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养老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并逐渐形成集聚效应,社会效益和品牌效益日渐凸显。
2020年以来,该区通过“三个坚持” 持续发力,取得养老产业发展“四大实效”。
一、坚持规划引领,健全养老服务保障机制
编制和完善了《湾沚区“十四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出台了《芜湖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明确发展目标和土地、财政、金融、产业扶持政策。疫情期间,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阶段性提高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标准,减免房屋租金和水气费用,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农村敬老院公建民营
出台《芜湖县养老机构公建民营规范化指导意见》。规范指导乡镇政府操作。成立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部门联动,形成部门联合监管的机制。引入社会力量投入养老产业,撬动社会资本2000余万元对农村敬老院进行全方位升级改造,政府购买公办养老机构的消防维保服务。出台了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办法,对安全设施提升改造成效明显的公办养老机构给予激励支持。
三、坚持监督考核,确保持续发展不走样
明确具体发展目标,通过定期召开养老服务推进会、安全管理督办会、项目建设现场调度会等,加大检查和督查力度,确保持续发展不走样。
通过政府历年持续推动,湾沚区养老健康产业工作得以大力培育发展,产业特色优势亦愈加明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农村敬老院公建民营全覆盖,成效显著
2020年,全区6家农村敬老院全部实现公建民营,社会力量运营的养老机构床位数占比达100%。公建民营提升了农村敬老院软硬件设施条件,实现了效益最大化、管理专业化、服务优质化,院容院貌和入住老人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入住率从以前的不足40%上升到80%以上,部分敬老院甚至出现了“一床难求”现象。2020年6家敬老院均获星级称号,其中三星级敬老院3家、二星级敬老院2家。
湾沚区六郎养老服务业综合园区集聚发展
2020年,芜湖市湾沚区六郎养老服务业综合园区入选省级养老服务业发展综合园区。园区内现有47家养老服务企业,涵盖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旅居养老、智慧养老、老年用品生产销售等,养老服务上下游产业在园区集聚发展,逐渐形成规模效应,连锁化、品牌化发展趋势明显,涌现出一批如永太养老、康达养老等品牌养老企业。
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成效明显
2017年至2020年,湾沚区开展了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辖区内12家养老机构经过持续整改提升,基础指标全部达标。特困供养机构法人登记率达100%。150张床位以上养老机构均设立了内设医务室,其余养老机构均与周边医疗机构签订医疗合作协议。护理型床位数占比达到55%以上。养老机构在制度建设、服务团队、专业化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连续五年没有发生养老机构安全管理事故。
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
2020年,湾沚区实现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全覆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130%。2020年对11个社区和13个村中心(站)进行了提升改造,按照“六助”服务标准增添服务设施设备,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打造农村养老“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为破解农村养老服务难题,打通农村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自2021年5月起, “机构+村居站点运营+居家上门服务”的“湾沚模式”的农村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已正式启动。
今年是“十四五”启动年,湾沚区高铁通车、机场通航,“空铁公水”多式联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初步显现,作为芜湖市新城区,该区养老健康产业将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机遇,按照省市区“十四五”规划要求,以安徽省养老服务业发展综合园区项目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经济基础良好、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交通便利、人文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等区位优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城市建设进程,持续优化医养结合服务,搭建智慧化养老服务平台,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保障机制,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完备,迅速破解农村养老服务难题,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养老发展大格局,实现湾沚区养老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芜湖市民政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