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老汉拾起一个小孩儿,给它养老送终,道士:这孩子哭不出来!
老人家到了一定岁数,便需要子女赡养老人,古已有之。
但真正能做到善终的,却相对较少。
第一,老人要有孩子,才能养老;第二,孩子要孝顺。
特别是孝顺,别看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那是无微不至的照顾,可是到了老的时候,反过来,子女却是极少能够这样去给予。
最可悲的是,那些没有孩子的老人们,在他们年老之后,没有人照顾,他们的身体已经衰弱,甚至走不动路,还要自己煮饭吃,否则就会被冻死。
在大山不远处的一个小山村里,就有这样一位老人。
今年五十多岁的老汉,无儿无女,一生一世都没有成家,乃是一个猎户。
小时候,因为父母生病,照顾了多年,结果耽误了自己的婚事,加上治病,又花光了家里的钱,所以这个人就成了一个人。
小时候,倒还好,身强体壮,还能自己挣钱自己花,倒是很惬意,可是到了五十多岁,老汉却忧心忡忡。
由于全村人,他家都是外来者,没有亲人在近前,所以若真有什么事情,真的很麻烦。
有一天,这老汉下了山,天色有点晚了,背上背了一只野兔,还有一只山鸡,匆匆忙忙回了家。
来到山脚下时,竟被吓了一跳,襁褓放在一棵树下。
近些天,有个孩子躺在那里。
肌肤有几分黑,但灵动的大眼睛凝视着他,竟是毫无畏惧,还咯咯笑着。
老家伙看见了,向四周看去,叫道:谁家的孩子?
在几声喊叫后,老汉也不理不睬,走上前,抱起孩子。
小孩一直在笑,老汉子也跟着笑,抱着小孩回了家。
小孩估计至少一岁,而且还能爬。
回到家后,老汉急忙去找食物。
小孩儿非常乖巧,老汉一直这样养着,期间也没有人来认领,因此,老汉干脆把小孩儿当成自己的孩子。
这件事成了山村里的一件喜事。
说到底,白捡了一个大儿子,却是一件大事。
三岁时,有一位道士来到这里。
老道士乃是云游至此,听闻此事,来此闲逛。
当孩子们在院子里玩的时候,突然,他们看到了道士,他们的脸变了,道士眯着眼睛打量着他们,但是他们的头却是点点头。
这时那老汉从屋内走出来,看见道士,立刻吓得目瞪口呆,虽然看过道士一眼,但也只是一次而已,此时此刻,这老汉竟有些不知所措。
道士笑道:居士,不要害怕!贫穷道而来,乃为过路,见贵公子面善,有意留言。
老汉听罢,有些不明白的地方,问:道长有什么指示呢?
道人指着那个孩子说:“这个孩子不能哭!”
谈到这里,转身离开。
老家伙有些不明白,但他记得很清楚。
一晃十五年了,老汉病入膏肓。
有一段时间,为了孩子开心,不哭,老汉可以说是尽心尽力了,这个孩子无忧无虑,竟然一哭就哭。
老汉躺在床上,看着自己的孩子,有一种留恋,孩子看着他,好像也有一种不安。
老汉子终于还是没了,孩子虽然不大,但非常聪明,管老汉的后事。
跪倒在坟前,孩子望着坟堆,头一次泪流满面,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
然而,随着眼泪的流下,这孩子竟变得僵硬,脸上有裂痕,全身都成了泥塑。
但孩子并不在意,他说:爸爸!谢谢你养我这么长时间,为了我你辛苦了,孩子都记在心里,谢谢你!
随后,它的躯体瓦解,变成一滩泥土。
村子里的人,倒都不在乎,可过不了多久,那个道士就出现在坟前,看了这一幕,叹息道:“缘分啊!”已经确定的原因!
本来这个小孩就是一个泥人,有了灵性后,被老汉救过,这泥人便想要报答。
就这样变成了孩子,给老汉们送去了养老。
可是这样一哭,这泥人的灵性就消失了,最终变成了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