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之后想补缴以前的养老保险,其实是越来越难了,基本上全国所有省市都已经停止了补缴养老保险。除非有特殊情况,不是社保缴纳人自己的过错而导致的社保断缴,那才有可能进行补缴。
过去不少民众认为,自己现在现金流比较紧张,社保就不暂时不缴了,等到有钱的时候再去进行补缴,反正社保部门也支持补缴,社保部门需要将养老社保基金补充增大。但是在2018年之后,随着我国社保保障基金的不断发展壮大,国家制定了全面的扶持社保,保障资金规模扩大的各项措施,其实我们社保保障基金已经实现了正向的循环。所以此时社保部门也停止了补缴政策的继续实施。
确实,如果从全年来看,我国当年的社保养老金收入确实是低于社保养老金的支出,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着缺口的。但是我们要知道,从2018年开始,国家也制定了长期补充社保保障基金的各项政策。例如每年财政进行巨额的补贴,针对当年的养老金支出缺口予以补贴解决。又例如我国将不少央企的股权无偿划拨到养老保障基金,这些股权产生的收入分红以及资产处置收入,都是归养老保障基金的。又例如我国将养老保障基金的每年投资收益大幅提升,让养老保障基金可以以超出理财收益的速度在增长。这个三管齐下的措施,长效的解决了养老保障基金的循环问题。
其实停止养老保险的常规性补缴,也是有着重大积极意义的。这对于坚持缴纳养老保险的那一大批人是公平的。因为我们知道有着通胀的影响,其实现在的钱是不如以前的钱值钱的,那么补缴的人如果按照以前的计算金额进行补缴,其实也是在变相的损害了那些守规矩的社保人利益。如果要求补缴时金额提升,那么补缴人可能又觉得不公平,而且很难测算出来,应该提升多少呢?这里面其实是无法精准的计算出一个提升幅度的。
其实停止社保补缴也是有政策可依的。在2016年,国家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人社发(2016)132号文件,明确规定灵活就业人员,不能通过一次性补缴的方式来增加缴费年限,各地根据人社部的规定精神制定了实施细则,基本上在2018年全部执行到位。
那么针对抵达法定退休年龄时,社保缴纳年限不够15年的如何处置,其实国家也是有着政策的。人社部2016年32号文件,容许可以继续缴纳5年,如果5年后还没有达到15年,才容许一次性补缴。
大家现在明白了吧,如果觉得好请给予点赞评论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