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6点钟,在各村村道及街道两旁总会有两个穿着红马夹的人。一人抡起扫把仔细的打扫着马路两旁的角落,一人推着垃圾车不停地收集垃圾。从举止看是挺熟练的,但是,他们佝偻着身子,步履也不是利索的,绝不是60多岁的人。莫非还有年龄更高的人也能当环卫工?还有春季植树“大军”中,六、七十岁的老人竟然还是“主力军”,他们就缺那每天80元的工钱吗?还有街道上“专职”的那拣破烂的八、九个人,那一个不是60岁以后的老年人。
生活在大中国,幸福的指数高是无可置疑的。特别是农村人,怎么会想到,如今的乡间便道也有专职的清洁工。垃圾污染等突出问题从此绝不会出现。因为每个村的出行道路总会配备2——3名打扫卫生、回收杂物等垃圾的人员。
有付出总会有报酬的,报酬会根据劳动的强度和时间支付,而村里的清洁工,带有义务和公益性,说起报酬,也只是象征性的,一个月三、五百元。说实在的,就是农村收入再低的人也会不屑一顾的,更别那些享受政府低保救助和“五保”补助的“特殊人员”了。那么那些“清洁工”是何许人也?
街道清洁工甲:重孙都上幼儿园了,儿子孙子每年都在外出打工,他和老伴及儿媳皆为“留守”一族,“三人组合”耕种着几亩薄田,还要为两个结了婚的孙子攒钱还债。幸运的是他和老伴还没有啥大病,能干一天是一天,也是为儿孙减轻一点经济负担。街道的清洁工换了一茬又一茬,只有他坚守了六年之久,就为那年薪5000元。从与我一起参加植树的他的儿媳口中才得知,这位老人今年已经83岁了。
街道清洁工乙:也不是没有钱,他的老伴也参加植树了。她说,他们的两个儿子多年以来都在西安打工,如今也都在西安按揭了房子。尽管这样,儿子每人还会在过年给父母三五千元。作父母的深知儿子养家糊口的不容易。趁着自己身体还行,这老两口一人当环卫工,一人就近不停的打零工。还不是为了挣几个钱?都近70岁的人了。
栽树工崔老汉:这位姓崔的老汉是与我搭伙劳动最多的人,他说,他结婚迟点,孙子今年上高三。孙子上学挺费钱,这资料那考试,时不时就要几百元。这不,最近又要400元,老汉说,他只要干活五天,孙子要钱的问题就解决,也别让出门挣钱不久的儿子挂念。也怪,看崔老汉怎么也是70岁以上的人,但是,当有人问他年龄时,他总是沅,年龄不大,今年才六十九岁。
清洁工的丙丁……
打零工的丙丁……
怎么也数不清有多少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还在从事着力所能及的活儿。可怜天下父母心,更同情不能“洗脚下田,老有所养”的农村老年人。
农村60岁以上的人,没有钱如何度过余生?
适时参加“城乡保”。60后这个年龄,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再不合适不过了。不得不注意一种动向,现在参保需要延迟退休继续缴费,可能需要到70岁才能领取养老金。一般来说,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灵活,分好多个档次缴费,可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而且是年缴费,不会亏本。在现有的“城乡保”政策下60周岁即可领取,也算是为60岁以后的老人保驾护航。
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可能大多数农村老人没有一些积蓄,但是,随着生活和医疗条件的大大改善,60岁以后农村老人的身体状况也明显改变。他们不想为子女增加负担,也不甘心“静养”,他们大多数人会找一些保安、保洁类的工作。看看大门,打扫打扫卫生,每月也会有一两千元的收入,尽可能的积攒点钱,以应对老年的医疗问题。一些老人也会尽量的养些羊、养几头猪,或打打零工、种植点经济作物,同样也会有点收入。
靠国家的“救助”。现在农村的政策是蛮好的,特别是农村的低保和“五保”政策,而这些“特殊群体”无后顾之忧。当然申请低保和“五保”户也是有政策规定的,只要符合条件的老人,余生养老的事不用操心。
随着自己改行从业,越来越多接触到农村60岁以后的老年人,更加了解到他们老年生活的“众生相”,也深知老来难并非一时的感憾,而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尽管这样,农村60岁以后的老人,在基本上没有钱的现实情况下,是如此“度过余生”。还没有听说那个农村的老人被饿死。只是人还是要靠自己,除非年老体弱,病患缠身,迫不得已而申请社会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