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合同制职工与固定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有差别吗?
2021-04-10 21:30  浏览:4212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现在已经很少有合同制职工和固定职工的概念了,除了机关事业单位有编制内和编制外职工的身份以外,国有企业从1986年开始实行劳动合同制以来,已经淡化了固定的概念。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




职工的退休待遇严格来说,不是和合同制职工或是固定职工的身份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和职工的身份没有关系。最关键的因素主要和缴费基数、缴费年限有关系。缴费基数的高低,是和职工的工资待遇联系在一起的,而工资待遇的高低,又是和职工的身份紧密联系的,从这个逻辑关系来推断,合同制职工和固定职工退休后待遇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目前我国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模式,公有制主要是指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中包含了民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你管是国有企业还是其他企业,已经没有合同制职工和正式工的区别。作为一般的民营企业,基本上都属于合同制,只是劳动合同的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属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的属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管是固定期限还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从本质上都属于合同制工人。




在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的国有企业,虽然员工考进国有企业以后,也需要签订劳动合同,但很多人在签订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都愿意与国有企业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只要进了国有企业,基本上都属于固定形式的,一般很少有人离开,这部分人与那些临时到国有企业工作,主要从事保洁、保安、后勤服务等人员相比,实际上也是属于固定工与合同工的关系。


除了企业以外,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也还存在大量的编制外人员,这部分人性质既属于临时工的性质,也属于合同制职工的性质,只要合同期满,双方都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所以在机关事业单位中,编制内人员我们把他称为固定工,编制外职工我们把他称为合同制职工。




在企业中正式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职工,与临时用工或是劳务派遣工相比,工资待遇更为稳定,五险一金有保障,由于他们的工资待遇比较高,工作比较稳定,所以他们的缴费基数都是按照本人的实际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也比较长;而那些在企业做临时工的人,很多人没有缴纳社保,有的虽然缴纳了社保,但是由于工资比较低,缴费基数也比较低,加之工作不稳定,经常出现断缴情况,最终累计缴费年限也比较短;那些属于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制外人员,由于没有编制,工资待遇和正式编制职工相比也是比较低的,加之没有编制,工作不稳定,因此他们的社保缴费基数也是比较低的,由于不断的跳槽,找工作,所以社保也是经常出现断缴情况。




虽然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不分临时工或是正式工,也不管你是编制外还是编制内职工,主要看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当地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等主要指标来作为计算基本养老金的依据,但是编制内员工、正式工工作稳定,工资待遇高,缴费基数高,缴费年限长,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也比较高,所以这部分人的养老金是比较高的;反之那些编制外人员、短期的合同工、临时工,由于工作不稳定,缴费基数比较低,个人账户余额不多,缴费年限比较短,所以这部分人的养老金一般也是比较低的。




综上所述,虽然养老金计算时是不考虑是正式工还是合同工这些因素的,但要和个人缴费基数、缴费年限挂钩。职工个人身份是决定收入高低的因素,收入高低的因素是决定缴费基数的因素,缴费基数的因素是决定养老金高低的因素,从这些千丝万缕逻辑关系来分析,正式工退休后的养老金肯定要高于临时合同制职工。


发布人:cf92****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