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时,百姓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有保障,说到当代人的养老,似乎大家都对此问题没有过多的担忧,若放到以前,国人的养老问题完全看自己年轻时能攒下多少积蓄,或者是看子女的经济水平和意愿,可依照当下国家的养老制度,年轻时缴纳一定年限的社保到达退休年龄后,就能够享受到国家为其发放的养老金,这也免除了不少人对老年生活的担忧。
事实上这些年来伴随着国家不断进步,养老金制度也在逐渐完善。在2021年,退休老人又一度迎来好消息,养老金完成了第17次上涨。可虽说如此,但也有人注意到,今年养老金的涨幅较前三年来说降低了0.5%,为此有些人感到担忧:这是否意味着接下来养老金还会继续呈下降趋势?
客观来看,当国内60岁以上的老人数量越来越多时,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确实会造成这样的困扰。据人口专家介绍,当前中国的人口结构已从以往的正金字塔逐步朝到金字塔转变,现在国家除了需要面临劳动力稀缺的情况,还要考虑到劳动人口日后将负担的养老压力。
面对劳动力不断短缺的情况,中国也将逐步脱离享受已久的人口红利支持,所以为了改变人口不断减少带来的社会问题,延迟退休以及减少职工的退休福利也成为必然趋势。
在此时,有一些人认为未来靠养老金已经不能够保障养老生活了,所以应该在自己上学有能力时做一些其他的投资理财,其实对于部分人产生的养老担忧,专家也曾解释称,这其实有些反应过度了。
因为国家养老金增加与社会需要承担的养老金负担并没有直接联系,这也意味着某个时间段养老金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后续养老金还会持续下降。
此外大家也需要了解的是,和投资理财等方式相比,国家为我们提供的养老金保障更靠谱且更真实,至于引发广大百姓担忧的养老金下降0.5%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全年物价涨幅不高也仅有4%左右,当物价没有明显上涨的情况下,居民日常生活的成本支出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这样来看养老金总增幅4.5%还算可观。
除此外还需注意的是,这个4.5%也只是平均增幅,因为各省市和地区的养老金发放情况各有不同,像是一些发达城市的养老金增幅可能更大一些。
而在本年度5月12日上海明确发布了今年的养老计划,这也成为国内做出此举的第一城。在上海提出的计划中显示,要取消养老金同工龄挂钩的增长政策,将增加和养老金水平挂钩的调整政策,这也成为今年养老金政策调整中的一大亮点。
以当下的养老金政策改革来看,一般来说养老金挂钩调整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按照支付年限挂钩,其二则是依照养老金水平挂钩,一般来说前者都以15年的寿命为界限,毕竟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就是15年,如果没有满足这个联系要求将会一次返回,而通过缴费年限划分了不同等级后,若退休前缴费不足15年或仅有15年,每个月仅增加1.5元。
再满足了缴费年限要求后,缴费累计达到16~20年的退休人员,每个月可增加两元。缴费年限达到26~35年的每个月增加2.5元,36~45年的每个月增加三元,45年以上的每个月增加3.5元。
所以受制于这种挂钩类型的影响,如果养老金缴费时长达25年,那么每年大概会增加42.5元的养老金。至于另一项挂钩政策的计算就明显简单一些了,比如本年度增加了养老金水平的1.7%,如果退休老人每个月领取的养老金为2000元,在挂钩调整后可以再多领34元。
而无论属于这两种类型的哪个,都能够看出对那些养老金基数高的人来说更有好处,一般来说这些人都属于有稳定工作的职工。而至于其他企业退休的人员,他们年轻时可能会经历失业以及再就业的考验。有些企业要么不给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要么也只是按照最低水平缴纳,所以这些人在退休后领取到的养老金就不算多了。
而当百分比挂钩不断扩大,15年退休人员和40年退休人员的差距又会有多明显呢?其实大部分服务了15年的退休人员都是从企业中退休的,他们每个月可以拿到1000元的养老金,而服务了40年退休的人员每一个月大概能拿到6000元的养老金。按照上海公布的养老金调整计划,不管是服务了多少年,都能够享受每个月70元的配额增长,而养老金的水平将提升3%,所以这样来看服务15年的每个月能增加30元,服务40年的每个月则可以增加120元。
其实客观来看,缴纳养老金终究是利大于弊的,毕竟这除了能够解决个人的日后养老问题以外,也可以减轻儿女们的负担,促进家庭和谐,更何况有国家经济发展作保障,我们就更不用对此过多忧虑了。
(本文由茗烁讲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