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职工退休有养老金,农民也能领取养老金吗?其实有两类养老保险
2021-09-02 18:32  浏览:2877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改革是相当不容易的,我们应当看到这些年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过去职工退休制度,是由用人单位支付其养老待遇的,一般称之为退休费或者退休金。


比如说,1978年的国发104号文件,规定退休职工的待遇都是跟退休前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挂钩,从60%~90%。




农民的保障制度。


实际上,我国早在1956年在对农业实施完社会主义改造以后,通过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对于农村家庭中的老幼病残予以保障。当时国家出台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比如说生产队是基本的核算单位,在进行分配的时候,也要保留好所有社员的基本口粮,然后再按工分分配。这也是一种生活保障的模式。国家在当时对孤寡老人也建立起了相应的五保制度。


随着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基本核算单位有生产队缩小到了每个家庭。毕竟对于当时的农村来说,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仅仅是土地。土地承包以后,只能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了。为了做好兜底保障,国家又建立了关于困难家庭的低保制度和救助制度。


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国务院从2006年开始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现在种地不仅仅没有负担,还可以拿到种粮补贴。如果不动用机械或者农资种地,因此相对而言,农民至少有承包地和宅基地两种保障。


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障改革。


过去的时候,城镇职工的管理和用工主体是用人单位。如果实施就业市场化,如何确保职工老年会的权益呢?因此才设立的养老保险制度。毕竟我们不可能把工厂拆成小份分给职工。


我国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从1986年10月开始实施。当时国家首先对国有企业1986年10月开始入职的职工实施劳动合同制,建立退休养老基金。人员的流动不再是组织调动或者分配,将会推动市场化。实际上从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农民合同工,他们也可以参加退休养老基金。




1991年国家开始实施全面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这时候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职工以及城镇个体工商户也可以参加养老保险了。对于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职工,并没有太多户籍限制要求,因此很多农民也可以通过在这些单位工作参加养老保险。


2014年我国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城乡统一的就业社保制度,很多地区的农民也可以自由参加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了。


就现在的就业政策来看,城镇职工是必须参加社会保险,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可以参加养老保险。如果没有参加,相当于自愿放弃参保的权力。灵活就业人员是不能通过事后追补缴费的方式补缴社会保险费的。


没有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人怎么办?


2009年我国推动新农村养老保险试点,2011年我国推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2014年将两种养老保险制度合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为没有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人群建立的一种养老保险。其养老待遇的基本原则也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个人缴费的部分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可以保本,养老金待遇不仅领取个人积累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还可以享受到国家补贴的基础养老金。




如果说一年缴纳一两千元(居民收入的10%),三四十年后,每月也能领取五六百元到八九百元的养老金。对于农村老人来说,也是能够保障基本生活的。


对于实施新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以前已经年满60岁的老人,可以不用缴费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待遇。但是现在是必须缴纳满15年才能领取养老金,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总体来说,过去农民和城镇职工确实是两种不同的养老制度,现在在国家的努力下将努力实现并轨。


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可以享受职工养老待遇,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能享受城乡居民养老待遇,一定条件下两种保险还可以进行衔接。


发布人:4574****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