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养老,大多数老人都表示,即使将来孩子靠不住,自己可以选择去养老院。于是,很多人就有了一个新的目标:“攒钱,等老了就去养老院”。
其实,先不说养老院养老的弊端,可是养老院养老也需要子女签字,毕竟养老院也需要承担很多责任。
杨大妈六十多岁了,身体还算硬朗,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杨大妈的经济负担也小,终于可以安享晚年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杨大妈跳广场舞的时候,不小心扭到了脚,需要休养至少1个多月。
但她的儿女都在外地,没有时间照顾杨大妈,本来她想请个护工。可是,她觉得养老院应该更热闹,于是就选择了进养老院。
进养老院没几天,杨大妈很不适应,里面的环境远不如外面吹嘘得好,而且三个人一个房间,有一个人的呼噜声“震天响”,杨大妈难以入睡。
养老院的人轮流值班,有的人对自己好,而有的人对自己异常冷漠,这让杨大妈很不舒服。
在里面住了一个月后,杨大妈就决定要离开养老院了,即使交的钱不退还,也不想要在里面多待一分钟。
其实,养老院毕竟是一个养老的机构,即使有钱能进去,可是里面也是没有亲情的,硬件设施是冰冷的,看似周到的服务也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和杨大妈一样,不喜欢去养老院的老人还有很多。
60岁老人:我们有钱,不拖累你们,我们进养老院,三个月后,后悔了
李大爷已经60多岁了,年轻的时候做生意,积攒了一笔财富。儿子已经结婚了,回家的次数有限,而李大爷也不喜欢和孩子们住在一起,平时也很少走动。
儿子回家后,李大爷就对儿子说,你管好你的小家,我们这里不用担心,我们有钱,不需要拖累你们,以后进养老院。
正是因为有这种想法,李大爷和儿媳的关系也不怎么好,毕竟儿媳是肚皮外的人,谁也不想要讨好谁,反正自己养老也不指望对方,亲情也异常淡漠。
进入了养老院之后,李大爷发现养老院和自己想象的不同,没有什么云淡风轻,更没有闲情雅致,即使交钱了,很多事情还需要自己做。
李大爷半夜发烧,大家都下班了,一两个值班的人,根本就不会用心护理自己,使得李大爷高烧到40度才被送去医院。
一个小小的感冒都没有人悉心照顾,更何况是其他的大病呢?普通的养老院只是一种养老的方式,却不是一种高质量养老的方式。
有人吹嘘养老院好,可是为什么这么多老人都不愿意去养老院?
经常有人说,孩子的压力大,想要依靠孩子养老,这完全就是不现实的事情,这句话听起来也有道理。可是孩子们靠不住,那么养老院就真的能靠得住吗?
★ 再多的金钱买不来亲情
养老院的设施要比家里好,这里也有很多老人,彼此可以说话聊天,有需要帮助的地方还可以找护工,生活看似无忧无虑。可是,这里的人都是外人,很少有情谊可言。
老人会牵挂自己的孩子,即使孩子们工资不高,也依旧会觉得开心。在养老院里,虽然自己生活的衣食无忧,可是,这些被照顾都是冰冷的,即使付出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亲情。
亲情是一种高级别的情感追求,如果可以,大多数的老人愿意降低要求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也不愿意去医疗条件更好的养老院。
★ 养老院很压抑,看不到希望
老人在自己家里养老,能够看到自己的孩子们,会为了孩子取得的成绩而开心,每天能够看到孩子平平安安,这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普通的养老院,费用并不是特别高,条件也参差不齐,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而条件高的养老院,费用也高,一般的家庭支付不起,只能退而求其次。
生活并不是生下来活着,而是要追求生活的质量,哪怕需要被人照顾了,也希望照顾是发自真心的,而非是不情愿的。
人到老了,能否有尊严、有质量的养老,和自己的选择是分不开的。即使再有钱,也要尽可能选择居家养老,毕竟养老的问题,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
在你的身边,有没有选择养老院养老的呢?他们现在怎么样了呢?你对文中的观点有不同的看法吗?欢迎大家在下方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