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攒钱,等老了就去养老院”,过来人劝告:养老,光靠有钱也不行
2021-02-22 11:04  浏览:687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说到养老,大多数老人都表示,即使将来孩子靠不住,自己可以选择去养老院。于是,很多人就有了一个新的目标:“攒钱,等老了就去养老院”。

其实,先不说养老院养老的弊端,可是养老院养老也需要子女签字,毕竟养老院也需要承担很多责任。

杨大妈六十多岁了,身体还算硬朗,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杨大妈的经济负担也小,终于可以安享晚年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杨大妈跳广场舞的时候,不小心扭到了脚,需要休养至少1个多月。

但她的儿女都在外地,没有时间照顾杨大妈,本来她想请个护工。可是,她觉得养老院应该更热闹,于是就选择了进养老院。


进养老院没几天,杨大妈很不适应,里面的环境远不如外面吹嘘得好,而且三个人一个房间,有一个人的呼噜声“震天响”,杨大妈难以入睡。

养老院的人轮流值班,有的人对自己好,而有的人对自己异常冷漠,这让杨大妈很不舒服。

在里面住了一个月后,杨大妈就决定要离开养老院了,即使交的钱不退还,也不想要在里面多待一分钟。

其实,养老院毕竟是一个养老的机构,即使有钱能进去,可是里面也是没有亲情的,硬件设施是冰冷的,看似周到的服务也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和杨大妈一样,不喜欢去养老院的老人还有很多。


60岁老人:我们有钱,不拖累你们,我们进养老院,三个月后,后悔了

李大爷已经60多岁了,年轻的时候做生意,积攒了一笔财富。儿子已经结婚了,回家的次数有限,而李大爷也不喜欢和孩子们住在一起,平时也很少走动。

儿子回家后,李大爷就对儿子说,你管好你的小家,我们这里不用担心,我们有钱,不需要拖累你们,以后进养老院。

正是因为有这种想法,李大爷和儿媳的关系也不怎么好,毕竟儿媳是肚皮外的人,谁也不想要讨好谁,反正自己养老也不指望对方,亲情也异常淡漠。


进入了养老院之后,李大爷发现养老院和自己想象的不同,没有什么云淡风轻,更没有闲情雅致,即使交钱了,很多事情还需要自己做。

李大爷半夜发烧,大家都下班了,一两个值班的人,根本就不会用心护理自己,使得李大爷高烧到40度才被送去医院。

一个小小的感冒都没有人悉心照顾,更何况是其他的大病呢?普通的养老院只是一种养老的方式,却不是一种高质量养老的方式。


有人吹嘘养老院好,可是为什么这么多老人都不愿意去养老院?

经常有人说,孩子的压力大,想要依靠孩子养老,这完全就是不现实的事情,这句话听起来也有道理。可是孩子们靠不住,那么养老院就真的能靠得住吗?

★ 再多的金钱买不来亲情

养老院的设施要比家里好,这里也有很多老人,彼此可以说话聊天,有需要帮助的地方还可以找护工,生活看似无忧无虑。可是,这里的人都是外人,很少有情谊可言。

老人会牵挂自己的孩子,即使孩子们工资不高,也依旧会觉得开心。在养老院里,虽然自己生活的衣食无忧,可是,这些被照顾都是冰冷的,即使付出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亲情。


亲情是一种高级别的情感追求,如果可以,大多数的老人愿意降低要求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也不愿意去医疗条件更好的养老院。

★ 养老院很压抑,看不到希望

老人在自己家里养老,能够看到自己的孩子们,会为了孩子取得的成绩而开心,每天能够看到孩子平平安安,这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普通的养老院,费用并不是特别高,条件也参差不齐,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而条件高的养老院,费用也高,一般的家庭支付不起,只能退而求其次。


生活并不是生下来活着,而是要追求生活的质量,哪怕需要被人照顾了,也希望照顾是发自真心的,而非是不情愿的。

人到老了,能否有尊严、有质量的养老,和自己的选择是分不开的。即使再有钱,也要尽可能选择居家养老,毕竟养老的问题,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

在你的身边,有没有选择养老院养老的呢?他们现在怎么样了呢?你对文中的观点有不同的看法吗?欢迎大家在下方给我留言。


发布人:f271****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