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儿媳和婆婆的关系非常的微妙,她们之间的关系都建立在相互体谅的基础上,人和人的关系都是相互的,婆媳之间也不例外。
在两者都尚且年轻的时候,婆婆对待儿媳更像是亲生女儿一般的照顾,面对一切都是那么茫然的儿媳要及时的予以教导,在儿媳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不厌其烦地给予帮助。
这些的努力全不是白费,儿媳一般都是懂道理的人,她们在心里明白婆婆对自己的好,并且一定会有机会回报。特别是在婆婆晚年的时候,那个时候的老人已经无力再帮儿媳分担,这个时候就是儿媳报恩的时机。
正是因为婆婆在自己刚过门的时候给予了帮助,所以儿媳在婆婆晚年的时候更会尽心尽力地服侍她们,让她们安享晚年。可是如果两个人的关系不是那么的融洽,彼此之间的付出不对等,那么最后受到伤害的往往是先投机取巧的那个人。
不知道肖清和婆婆的矛盾是在什么时候就开始慢慢积累的,她只知道婆婆从心底里就没有好好对待过她。从自己刚过门的那一天起,婆婆就基本上没有为自己分担过什么忧愁。
当时自己和丈夫一起付的首付,一起慢慢还房贷,随着儿子的出生,两个人的经济压力是非常的大。她知道婆家条件没有她说的那么捉襟见肘,但是那少得可怜的彩礼却结结实实的让自己内心一颤。
自己也不能强求婆家能够给予自己什么,既然婆婆对自己不管不问,那么自己就尽力的不去麻烦她,过好自己的生活。这个时候肖清和丈夫刚开始创业,本来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但是因为缺乏经验导致了创业的失败。
儿子刚出生的那几年是肖清过的最困难的时候,面对创业的失败以及孩子的啼哭,她整晚整晚睡不着觉,觉着自己不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是自己的失败。可是一边是自己还要继续的生意,另一边还是在襁褓里的婴儿,她不知道该如何权衡。
无奈之下,她想把孩子放在婆婆家,让她先给照顾,可是婆婆却玩起了失踪,说自己腿脚不方便照顾不了孩子。肖清从来都不怎么求过婆婆,这个时候婆婆的态度让自己很失望又伤心。
婆婆本来在家里过的就很安闲,她这点忙都不帮。但是自己又不能说什么,毕竟不能道德绑架她,或许婆婆真的不方便呢?所以肖清就把孩子寄养在了自己的娘家,自己专心开始创业。
虽然有过失败,她汲取了经验,和丈夫一起越挫越勇,终于有了起色。而那个时候的儿子都已经上了幼儿园,她经济条件变好后就把孩子接了回家。即便是日子变得越来越好,和婆婆之间的隔阂还是让肖清心里有些膈应,她和婆婆的关系开始变得冷淡起来。
可不知道为何,她最近感觉到了婆婆的殷切,她开始时不时地来自己家,偶尔还带点东西。面对婆婆的做法她有些迷茫,不知道婆婆葫芦里买的什么药。
当婆婆带着大包小包来到了肖清的家,肖清才知道婆婆是要来自己家里长住了。肖清内心是有些抗拒的,她不知道婆婆是怎样的借口。
婆婆一进门就表现得很热络,麻利地接过了肖清手里的扫把,并且还关切地询问自己孙子功课做得好不好,和之前的反差太大让肖清心里有些发怵。还没等肖清开口,婆婆倒是自己先说了。
“儿媳你看,我来的目的就是在这里住下了,我知道你们做生意忙,孩子没人照顾,所以我来是照顾孩子顺便养老。”一瞬间肖清明白了婆婆的想法,她这是让自己照顾自己啊。
肖清心里自然是不愿意的,她冷冷地说:“不用了,孩子都九岁了,不用怎么照顾。”这个时候婆婆哑口无言,但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肖清也不能赶她走吧。
即便是内心千百个不愿意,她还是没能说出一个不字。虽然当时婆婆并没有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自己,自己如果这个时候拒绝给她养老难道不就和她当时做的一样绝情了吗?自己不能成为这样的人,那么日后的养老事宜还得自己操办。
肖清是一个善良的人,并没有选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是以温柔的方法来解决。如果婆婆是个聪明人的话也应该能够记起当初自己拒绝了儿媳的要求,所以说现在面对如此善良的儿媳是否会心生愧疚呢?
有一些婆婆就是这个样子,在儿媳需要自己帮助的时候视若无睹,甚至还玩消失,这样的婆婆真的算得上是一个好婆婆吗?但是往往自己在上了年纪以后就开始操心自己的晚年生活如何度过。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家都会考虑让自己的子女来照顾自己,但是当自己真的需要孩子照顾的时候,倘若在之前就已经伤害过他们的心他们是否能够真心实意的照顾自己呢?凡事都讲究回报,关爱也是相互的,自己一定要有长远的打算。
今日话题:
从未帮助过你的婆婆让你养老,你会怎么做?
欢迎来留言,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