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7月初,各地都开始了养老金的发放工作,今年的养老金也跟即将到来的高温一样,实现了“17连涨”。这样的结果不管是对于已经退休的人还是没有退休的人来说,都是值得高兴的。趁着高兴的劲头,很多人更在意的是:养老金已经连续17年都在上涨了,那么未来还会继续上涨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关系到我国好几亿即将退休的人口,毕竟走在前面的人已经享受到逐年递涨的养老金,所以大家才会担心走在后面的人的养老金不能继续保持上升的趋势。不过大家对于这个问题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在6月30日的时候,我国人社部门就已经公布了养老金未来几年的规划。
在社保“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十四五”新目标。在这些目标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保障社保基金账户能够安全且平稳的运行。就如大家知道的一样,我国养老的问题慢慢变得严峻起来,尤其是年轻的劳动力跟不上老年的退休力,所以国家在养老金的支出上背负着很大的压力。
因此网上就流传出“养老金会下降”等谣言,实际上就算国家的养老压力再变大,我国也会想出更好的应对办法,不会在养老金的数额上进行减少。这一次“十四五”新目标的提出,也让这部分人的心放在了肚子里面。
在新的规划中明确指出:今年实现了养老金的17个上升年头,在接下来到2025年的时间里面,社保的待遇水平都要实现“有水平”的提高。“有水平”的提高强调的就是人民的切身利益,不能光是实现数字的上涨,要结合当时的物价等因素,切实的保障退休人员的利益。换句话说,从2022-2025年,我国的养老金都会持续性上涨。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的数据,我国每一年退休的人数都在不停地上升。今年我国退休人数就达到了1.2亿人次,加上我国老龄化的问题,在十四五规划的时期,我国退休的人数会达到一个“高潮期”。相当于在1963年后出生的人都会渐渐地退休,根据预估的数据,光是这一批退休的人口就达到了4000万人次。
再在加上现如今退休的人口基数,到2025年的时候,我国退休的人数能够达到1.6亿。猛增的退休人口对于国家相关部门来说一场很大的挑战,如何提前布局,做好相应的措施来保障养老金的及时发放,也是国家目前需要仔细考量的难题。但是我国遇到的难题从来不少,相信国家都能很好的应对。
我们再次回头看养老金上涨的数据,我们还是可以发现这样的规律:虽然每一年发放的养老金较上一年的水平都是提升,但是上涨的幅度却在不断地缩小。在2020年的时候,养老金上涨的幅度值是5%,在2021年的时候,养老金上涨的幅度值就在4.5%。按照这个趋势来看的话,涨幅会继续下降。
所以在这一次的规划中同时指出,养老保险的水平会联动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考虑,从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也就是是物价的变化、工资的变化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都会严重影响到养老金的变化。
像物价的变化就会是社保局首先考虑到的因素,物价的变动势必会促使养老金数额的提升。当初国家设立养老金的制度就是想要保障退休人员的老年生活,所以才会鼓励年轻人在工作的时候尽可能多为自己存一点养老保险。
如果物价发生了大的变化,但是养老金没有跟上物价的变化,那么老年人的退休生活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所以说物价的涨幅直接影响到养老金的数额。而对于在职员工的工资这一个因素,主要是考虑到公平性。适当的参考在职职工的工资水平,才能更好地为退休人员的保障金着想。这样才可以避免曾经为国家做过贡献的人在退休后还能享受到国家的关爱。
2021年养老金调整已结束,未来还会继续上涨吗?官方最新进展来了——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则是从大局上起影响的一个因素,国内退休的人员在不停的增加,光是靠财政的支出有可能不能应对这部分支出,这时候就需要国家的国库进行补充。
结语
所以我们不用担心未来养老金的变化,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国家都不会让退休的人员“吃亏”。国家作为我们强有力的依靠,我们要相信国家能够保障每个人的切实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