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与我们息息相关,每个人从出生到去世都离不开民法。大到签订合同、成立公司,小到缴纳物业费、处理婚姻纠纷,几乎所有民事活动都要能够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颁布《民法典》是法律界的一件大事,《民法典》作为生活百科全书,承担着保护人民私人财产,保障生活稳定的职能。
民法典的出台,让许多没有“定论”的案件,找到准确的裁判依据;让很多平时生活中颇具争议的“麻烦事”有了明确的“说法”。
社会保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只有五个项目,但它基本上涵盖了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阶段——失业保险可以保护失业和没有收入的人;生育保险可以减轻家庭生育负担;工伤保险能够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此外,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的作用更大。它涉及医疗保险报销和养老金,对每个人都有用。毕竟,当我们长大后,我们都会头痛。如果我们得了重病,有医保报销政策,可以大大减轻经济压力。
根据现行社保条例,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即男60岁、女50岁、女干部55岁时,缴纳社保15年后,才能按月领取养老金。此外,有关部门还明确规定,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其中还包括视同缴费年限。15年后,在没有达到退休标准的情况下可以继续支付。实行“多付、长时间多付”的原则。有句话说得好,交社保是一种义务,我们应该和国家一起养老,而退休后领取养老金是权力。只有当你履行了你的义务,你才能享有这项权利。
对于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或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我们应该了解些什么?
首先是缴费年限的变化:2021年以来,社保缴费基数发生变化。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社会平均工资发生了变化,导致我们每个月需要缴纳的社保金额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于没有公司代缴社保的人员,要提前了解变化情况,逾期将影响退休后的养老医疗。
其次变化是缴纳社保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过去,这部分人一年只交一次社保。现在他们使用每月扣除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的方法。这就需要这部分人及时到银行办理代扣代缴手续。如果他们不处理,就会影响你。那么,由于种种原因,当我们快退休的时候,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已经15年没付过钱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民法典》新社保条例中也有相关的“补救”措施。
1.一次性支付:虽然我们需要承受经济压力,很多人愿意享受退休后的医疗保险和养老政策,但这种方式在很多地区已经取消。
2.逐年补缴:如果15年不缴,可以逐年补缴,15年不缴才能领取养老金。选择这两种方式的人并不多。毕竟,没有办法支付。当他们长大后,支付将更加困难。而且,退休后没有养老金,这对很多人来说压力很大。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选择退休后每年补足,就得额外支付滞纳金。
3.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原职工社会保障可以转为居民社会保障,因为居民在15年以下的条件下可以选择一次性缴纳。但由于已改为居住小区,一次性支付的全部款项需要个人承担。而且,成本低,退休后的养老金也会变少。
老年人要享有退休后的医疗照顾权,必须重视社会保障,实现“依靠老人”的愿望。
以上几点就是我从《民法典》中得知的!
当然除了上述的,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民法典》也有了许多新的内容,涉及百姓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民法典》作为保护公民权利的宣言书,它的影响将贯穿中国人的一生。除了婚姻方面,还包括物权法、继承法、合同法等内容,事关每个人的生老病死、所虑所求,是一本社会的百科全书。
在如今法治社会,懂法才不会吃亏。不是为了成为法律专家,只是为了可以避免踩坑,哪怕踩坑了,也有方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与其哭泣求人,不如靠着自己。
最新版的《民法典》实施之后,我们只能通过这一部法典就可以了解自己的权利,保障自己的权益。一部《民法典》在手,我们就能轻松应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建议大家入手一套《民法典》+《法律常识一本全》,原价99元,现在只要69元,两包烟钱,就可以把这部能保护自己的法典搬回家,还有更多的优惠套餐等你选择。有事没事随时翻阅。了解一下《民法典》当中的一些法律小知识,知法懂法守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在生活当中都会用得到。
民法典+法律常识+口才书+投资学+经济常识(全五册):129(立省55元)
点击下方横条,下单购买,正版书籍即可包邮到家:
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