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之物记 ID: zhi-wu-ji】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
/ 01 /
中午午睡前,不经意间看到一个关于日本养老院的介绍,养老院叫蒲公英养老中心,里面除了插花课堂、陶艺工作室、烘焙教室以外,还有你意想不到的游戏厅和赌场,养老中心一共有250多项娱乐活动,以满足不同老人的兴趣爱好。可是我查了一下,这个养老中心目前也就只有二百多人生活在里面。
我几乎没怎么犹豫,就把它推送到小飞我们几个建立的四人小组里面。
记得应该是大二或者大三那年,曾经跟小飞、陈静、文君他们仨坐在体育场上面的看台上一起聊着各自的梦想,谈论着过不了多久就要面对的现实,憧憬着毕业以后各自的未来。
那个时候不知道是谁先说了一句:以后工作了若有可能就把房子买到一起,平日里谁做好吃的了大家就一起去蹭饭,周末没事儿就开着车一起兜兜风、看看书或者宅在家里一起追剧、下棋。
/ 02 /
那个时候单纯的有些可爱,全没想到大家一毕业很可能就会自谋生路、各奔东西。
静姑娘是川妹子,厨艺那叫一个绝。那个时候宿舍里不让用大功率电器,静姑娘就趁着假期返校,在家里做了好几个菜,然后打包拎着走了一千多公里、转辗了好几种交通工具才带到学校。后来让餐厅的大师傅帮忙热菜的时候,大师傅忍不住咽了好几次口水。
小飞的名字其实并不是这俩字,只是同音。但因为我们都喜欢古龙的武侠,所以我便干脆直接叫他“小飞”。小飞古道热肠,有侠士风范,见不得歪门邪道和人间不平事,读大学那会儿总是一腔热血。记得毕业那会儿学弟们问我大学有没有什么遗憾,我回答没有。前些日跟小飞聊天时我说,现在想来,有,大学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陪你打一次架。
文君很要强,也是我们几个中最冷静、最理智的。朋友中后来一直读到博士的人并不多,文君是一个,而且还是法学博士,时常令我们几个佩服不已。以前不管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有解不开的疙瘩,总是给文君打个电话。她也是为数不多的,能够直言不讳指出你毛病的朋友。
/ 03 /
大学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各谋生路。小飞前后转辗了好几个城市,陈静读研后留在了深圳,文君去年博士毕业后回到了老家当了大学老师,开始教书育人,我也换了两三次工作,直到四年前才在老家这个连三四线城市都算不上的地方安稳了下来。
虽然大家天各一方、相距千里,但是谁也不曾怀疑过等到退休后大家肯定能住在一起养老。
有时候晚上下班没事儿或者周末在家无聊,大家便在群里你一句我一句地描绘着退休以后的生活,还憧憬着以后要一起开家书店什么的,三十年后的生活被安排得明明白白。比如谁负责养花,谁负责文创,谁负责做饭,谁负责宣传。
从二十岁到现在,近十年过去了,虽然各自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我们还在聊着相同的话题。有时候想想,能有三五知己,不管何时在一起聊到梦想都不会相互嘲笑,这种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