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三农大百科,来自我们身边的农村事,大家好,我是乡村小小欣!和你们一样关注农村事件。
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备受关注。由于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变老,中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数据显示,2018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49亿,占总人口的17.9%。这些老人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因为中国农民占了人口的大部分,所以生活在农村的人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今后养老问题将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由于许多住在城市的老人基本有了工作和保险,退休后也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而农村的农民一辈子在商店打工也没有退休。尽管国家在前10年就开始了农村养老保险,但无论其缴费规模和覆盖范围,60岁以后领取的养老金数额,都不能满足覆盖老年人基本生活的需要。
第一,农民现在有了新农保,到了退休年龄,可以领取100元左右的养老金,但与现在的价格相比,农民的养老问题很难得到保障,而且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民也拿不到养老金,与此同时,外出打工的农民由于认识不足,或者是企业根本不纳税,让他们外出务工养老保障也成了问题。
因此许多人在年轻时,就形成了储蓄养老的观念,而传统的养老方式已较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也给年轻人带来了不少的压力。因此专家提出了建议,以家庭养老为主,推崇养老文化,虽然现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都是父母对子女的贡献,但子女对父母的养老也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要有孝心,不要找借口,同时老人也要懂得节制,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不求过得去,过得舒服。
自然,更重要的是,专家建议,要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生活更加幸福。农民的收入水平只有在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只有在改善,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农村人的养老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本期的内容就到这了,你有什么想法?评论区一起讨论下吧!记得关注我哦!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乡村小小欣首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