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尤其是农村的养老问题。随着我国老龄化不断加剧,这一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让老人老有所依,成了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随着制度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养老金制度也越来越完善,给养老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但是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还是困扰着社会大众,该不该给农村老人提高养老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目前网上有两种声音,一种是认为不能提高农民的养老金。他们认为农民手里有土地,对于生活所需的米面粮油可以自己耕种生产,会节省下一笔开支。而且虽然养老保险早已提出,但是在农村的普及程度仍然不高,很多农村老人都没交养老保险,所以和缴纳了养老保险的城镇退休职工相比,退休职工更有资格获得养老金。
还有一种声音,认为有必要提高农村老人的退休金。他们认为提高了养老金可以很好地解决农村的民生问题,而且现在这一辈的老人,基本都是交过公粮、义务修铁路修公路的老人,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怎么不能提高养老金?
现在农村,年轻劳动力基本都在外打拼,村里剩下的就是老人和孩子。为了生计,很多80岁的老农仍然在地里弯腰干着农活。他们不累吗?是他们身体好吗?其实恰恰相反,农民没有节假日,一年365天都在劳作,年复一年的辛苦让很多农民的身体在老了之后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是迫于压力,他们只能拖着疲惫的身躯继续劳作。
现在各种农资产品不断涨价,农村生活成本也不断增加,粮食价格却跌跌涨涨不稳定,农民继续靠种地难以满足日常所需,更不用说农民老了也种不动地了,的确是应该为农民考虑提高一些养老金。如果农民养老金提高到每月500元,你觉得可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