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最近有一个讨论得十分激烈的话题:如果婆婆不愿意帮忙带孩子,那以后还应不应该赡养她?这个问题引起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而评论区似乎也已经变成了“婆媳关系”的现场,充满着带有火药味的故事感。如果换做你,你会怎么做呢?婆婆不愿意帮忙带娃,你愿意给她养老吗?
小李的老公家里一共有三个兄弟,在小李怀大宝的时候,婆婆正在乡下给其他两个兄弟带孩子,抽不出身来照顾怀孕的小李,不过小李觉得这也没什么,便叫了自己的亲妈来照顾自己。
小李的亲妈将孩子带到一岁多的时候却不得不回去了,因为自己的弟媳怀孕了,小李的亲妈必须回去照顾她。这时候的小李和老公都需要上班,一时半会也找不到符合心意的月嫂来带孩子,于是小李就与老公商量能不能让婆婆过来帮忙带一下孩子。
然而婆婆却拒绝了小李的请求,说其他兄弟家的孩子离不开她,家里还有农田需要打理。婆婆的拒绝让小李感到心寒,如果婆婆是真的忙不过那还好说,但是其他两个兄弟也都是在家的,所以带孩子并不需要婆婆怎么插手,而农田也不是特别多并不会特别的忙。小李觉得婆婆是因为自己生的是个女儿所以才不愿意来带孩子。
在面对“婆婆不愿意帮忙带孩子,要不要给她养老”这个问题的时候,小李的回答还是比较正能量的。小李说:“每当想到孙子孙女都是你的孙子的时候就会感到心里十分不平衡,但其实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婆婆愿意过来帮忙是她的心意,而不愿意过来帮忙却也不能说她不好,毕竟孩子是自己的,婆婆也没有这个义务要给我带孩子,只不过这件事还是让我心里有个疙瘩。所以,以后给她养老的时候,出力的事情她找她儿子就行了,我该出钱就出钱,也不会因为这个刻意亏待她。”
在孩子多的家庭里,如果长辈偏爱某一个孩子,肯定会让其他的孩子心里不舒服,同样,如果婆婆区别对待自己的子孙后代,那么儿媳妇的心里肯定也是会非常不舒服的。如果做不到雪中送炭,而儿媳妇却能在该孝顺的时候孝顺婆婆,哪怕只是出钱,从道义和情谊这两个方面来说都是已经算做得很好了。
婆婆和儿媳妇的情谊要靠相互体谅
虽然儿媳妇进家门以后便是一家人了,但是婆媳之间终归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所以情分也不可能凭空出现,只能靠平时相处的点点滴滴来积累情谊。身为婆婆,如果不能在儿媳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平时也不为儿媳付出,那么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儿媳孝顺你,难道是凭着你是长辈吗?
儿子给母亲养老是天经地义,但儿子要养家,很少会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家里的老人,而真正能退居家庭,撑起家庭,照顾老人的只能是儿媳。因此,如果婆婆做不到对儿媳好,在儿媳困难的时候帮衬她,那么也不要要求儿媳在自己老了需要照顾的时候尽心尽力。
作为儿媳,如果在困难的时候得到了婆婆的帮助,那么就应该将这份情谊记在心里,而不是觉得这是婆婆应尽的义务,毕竟婆婆也不是免费的保姆,她的付出也是为了这个家能更好。婆媳之间只有相互体谅,互帮互助,你懂我的难处,我理解你的不易才能达到相处的最好状态。
婆婆也是从媳妇走过来的,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婆婆年轻的时候也是别人家的媳妇,而自己做媳妇的时候肯定也是受过不少委屈的,但是婆婆不能因为自己受过委屈就要将这委屈再让自己的儿媳体验一遍,这种做法对自己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如果自己曾经受到婆婆的关爱,那就更不要在儿媳面前当一个坏婆婆了。
人总是有老的时候,等到你老了,能伺候你的也只有儿媳,如果你之前没有好好对待儿媳,儿媳又怎么可能心甘情愿伺候你呢!退一步来讲,儿媳在出嫁前也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如果换做你自己的女儿,你希望她的婆婆这么对她吗?
同样,做儿媳的也要学着今后如何当一个好婆婆,不能因为自己的婆婆对自己不好就要将自己的委屈撒在儿媳身上,毕竟也不是儿媳造成你的委屈,别寒了儿媳的心啊!
总结: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但是人与人的交往最终还是要人心换人心的,少结一点仇和怨对自己来说不也是一件好事吗?彼此之间友好的相处才是能够互利共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