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养老金越涨差距越大,有人提议养老金高于5000元的不再上涨合理吗
2021-04-06 10:16  浏览:488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感觉养老金越涨差距越大,有人提议养老金高于5000元的不再上涨合理吗?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合理,也没有绝对的不合理。养老金越涨差距越大,这种差距是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允许的差距,如果通过对养老金5000元的不再上涨来限制这种差距,肯定也是不合理,不现实的。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




目前我国全国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大概是3000元左右,但是这是平均水平,实际有部分人大大超过了3000元以上的水平,有的人大大低于3000元以下的水平,造成养老金高低差距的主要原因,既有工作特性造成的因素,也有缴费基数、缴费年限造成的因素,还有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等,这些问题是长期的历史原因和现实的因素形成的,现实的因素比较好解决,也很容易解决,但是历史形成的因素解决起来就比较困难。


从工作特性来分析,我们在职时,有的是从事公务员,有的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绝大部分人是企业职工。在企业职工中,有国有企业、有民营企业,还有外资企业等。从企业内部来比较,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法治意识更高一些,公司运作更加规范一些,所以这些企业的更能普遍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更能按照社保法的规定,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所以从这些企业退休的职工,养老金会更高一些;特别是国有企业中的垄断性行业,金融行业等,由于效益更好,员工收入更高,缴费水平也是比较高的,所以这部分企业的职工退休后养老金也是比较高的。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于工作比较稳定,收入水平比较均衡,差距不是很大,工龄也比较长,虽然缴费时间短,但是视同缴费年限比较长,他们退休后养老金比较高也是正常的。毕竟工龄也是为国家做贡献的一种体现,没有缴费不是这些群体的个人行为,这是改革过程中对过去贡献的一种认可。


在养老金差距形成过程中,最大的因素就是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缴费基数是在职时工资的延续,也就是在职时职位越高,职级待遇越高,薪酬待遇就会越高,所以缴费基数也就越高,虽然有保低限高的措施,但是最高和最低之间也有5倍的潮差距。虽然最终换算成养老金达不到5倍,但如果加上工龄的因素,加上缴费年限的因素,最终的养老金差距也会超过5倍甚至10倍的。除了缴费基数的限制以外,工龄和缴费年限我们不可能去限制,而且对于长期工作,长期缴费国家政策是鼓励的,也是一种激励方式。




以上分析的是养老金差距形成的原因。养老金的差距从退休时开始就已经产生,那么在养老金调整中采用“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来看,既要考虑公平,同时还要兼顾激励,同时还要适当倾斜。定额调整体现的就是公平性,这个部分就是不管养老金高低,所有人调整的标准都一样。比如定额的标准是每月增加50元,那么养老金1000元的人和养老金5000元的人,都是定额增加50元,这实际上已经是对养老金低的人一种照顾,同时也是对高养老金的人的一种限制。


除了体现公平以外,还要考虑激励,这种激励措施就是通过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来实现的。比如按照缴费年限来挂钩,这就是鼓励多缴费,长缴费;对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人,对高龄老人的适当倾斜和照顾,这是一种社会价值观的引导,鼓励大家投身艰苦边地区的建设,形成尊重老人,爱护老人的社会风气。但不管如何调整,养老金高的人还是高,养老金低的人还是低,这高低之间的差距永远是不会拉平的,差距始终存在。差距的存在也是合理的,既没有非要到同一个水平的理论依据,实践中也缺乏需要绝对平均的必要,差距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奋斗的精神,就是一种贡献和待遇享受的一种合理回报,如果全部走回平均主义的老路,大家都来吃大锅饭那才是一种倒退。




综上所述,养老金越涨差距越大,虽然有点夸大片面,但养老金的差距存在这是一种现实,解决这种差距的手段并不是通过养老金的调整来解决的,更不是要将养老金高于5000元的人停止上涨就能解决的。如果这样操作就不是奖勤罚懒,而是奖懒罚勤,这才是严重不合理的。


发布人:531d****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