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养老这个难题,我们该怎么解决?
2021-08-03 18:18  浏览:672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人生在世,大事儿无非有四:生、老、病、死。


教育和地产的整改,从某种层面,解决了生育率的问题。


不用陷入无休止的内卷以及学区房难购的困境,以后愿意生孩子的年轻人也会多一点。


“生”的问题得到了解决,那么还有老、病、死呢?


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是大势所趋。可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成为了社会难题。


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14%/20%时,分别属于步入老龄化社会/深度老龄社会/严重老龄化社会。




在“现收现付制”养老制度安排下,劳动人口缴纳的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给退休人口。这就决定了,就业人口与退休人口的比例,是养老金压力的重要参照条件。


如果老人多,年轻人少,养老金就不够用。


按照社科院《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


2019年我国的退休者和赡养者的比例(缴费赡养率)为47%。也就是大约两个在工作的年轻人,供养一个退休的老人。


到了2050年,这个比例会大幅提高到96.3%。


也就是相当于一个年轻人供养一个退休的老人。


压力挺大啊!


这是从人口数据的角度来看。但如果从养老金替代率的角度来看的话,大家可能会更加体会到形势的紧迫性和严峻性。


按照国际标准,养老金替代率维持在60%以上,是比较合适的。养老金替代率的国际警戒线是——55%。




但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中国养老金替代率一直维持在46%左右。


这是2个年轻人供应1个老人情况下的替代率,那么到了1个年轻人供应1个老人之时,养老金替代率会不会还要压缩一半呢?即23%左右?


从冰冷的数据上,我们已经能感知压力。


回想2011年,泰康人寿最先在行业内探索养老社区时,还被行业贴上了“圈地”的标签;时隔十年,养老社区成为了保险业深耕的一个战略方向,成为了行业的共识。


因为未来的现实,就摆在大家面前,那就是:未来60-70%的养老缺口,需要我们自己填补。


养老本得满足几个条件:


①确定的


今天可能有,明天可能又没有,这不是确定。必须保证一直有。



②持续的


源源不断陪伴终身。


③保障的


今天赚了,明天亏了,这种现象必须得杜绝。


基于上述需求,能在未来为你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锁定利率并且还能以复利增长的年金险就是一个很好的养老规划工具。


每年交多少钱,交几年以及什么时候可以领,领多少,都是白纸黑字写在合同里的。


发布人:cb79****    IP:120.230.30.***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