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世纪60至90年代全球化经济的迅猛发展,享受劳动力红利的亚洲各国迎来一次发展的小高峰,人口也随之而暴增,而如今产业布局已然稳固,各国的发展都遇到了各式瓶颈,人们的生育欲望不再,中日两国都是这样,已然步入了老年社会阶段,这些前打工人的生活质量也就成为反应国家整体水平的一大要素,总有一方是要羡慕嫉妒恨的。
有一说一,尽管我国的发展在近年来得到长足进步,但仍属于发展中国家。而日本呢,乘着政治红利,顺着美国产业迁出的东风先声步入发达国家行列,而且这都是发生在上个世纪的事了。所以两国间人民的生活质量肯定是存在差异的。如今两国都同样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如何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就成了共同的重要议题,而两国作为邻国不免被拿来比较。
在两国,男性公民步入60岁,女性55岁就可以算作步入老年人行列了,他们的身体机能大不如前,已经不可能再为社会发展做出相当的贡献了,相反其健康与否却需要社会的关爱。在我国,你通常可以看到一群老太太老爷爷悠闲地在公元跳舞下棋,其实他们还需要接送孙辈,并在其父母下班回来前承担照顾他们的责任,不过比起打工生活已经算乐得清闲了。
而日本呢,作为资历较旧的发达国家,老年人的社会福利体系想必早已完善,反观我国虽然同样建立了相对健全的养老金及医保体系,但随者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资金缺口风险日益凸显。不过也不能忽略由于日本的传统,女性通常在家庭中扮演全职主妇的教授,财富仅靠男性积累,在夫妻双方纷纷步入老年后,失去相应的收入来源,却得面临高额的物价,还是比较困难的,也导致了不少日本老爷爷超龄后仍需想方设法上班。
可见即使是在发达国家,由于特有的文化习惯使然,老年人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过老龄化的进程的确会使社会资源趋于紧张,可比较现实的一点是我们不太可能无限期延长退休年龄,这就需要我们的生产方式变得更为高效,而机械化正是日本所擅长的,看来俩国之间的借鉴还得继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