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评论员 张英
迈向老龄社会,农村老人如何不掉队?在近日举行的2020(第四届)中国农村养老高峰论坛上,来自政府、学界与公益界的人士提出,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是养老工作中的一个短板,解决农村老人问题,不只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曾表示,中国有90%的人是居家养老。尤其在农村,基本以家庭养老的模式为主,经济条件好一点的老人,也许能靠自己的积蓄安享晚年,但相当部分老人只能寄希望于子女来养老。
今年5月,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男子马某某,用手推车将瘫痪在床的79岁母亲拉走活埋至废弃墓坑,家人发现异样后报警,警方将老人救出后送医院救治,无生命危险,老人长子因涉嫌故意杀人被刑事拘留。虽说这只是一个极端案例,却透视出农村老人的养老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正如民政部有关人士指出,农村老龄化具有老龄化程度深、空巢独居现象严重、高龄失能失智占比高等三个特征,面临家庭照料能力弱化,支付能力不足,养老服务供给不充分、不平衡三大挑战。
目前的子女养老,一方面由于部分子女经济条件不足以负担养老,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输出,老人老无所依就已成为农村养老最大的困境。我国现有的社保体系虽说近些年在不断完善,但农村老人的养老水平无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满足数量庞大的农村养老需求,也事关城乡公平,这就需要改变过去在养老服务体系中“重城市、轻农村”的旧思路,政府与社会形成合力。
说到底,应对农村养老的挑战,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事实上,对农村养老加强顶层设计的呼吁这些年并不鲜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去年底也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要求全国各地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顶层设计需要落地,现在最关键的是各地要制定规划,将之落实好。另外还要加强资金保障和探索养老新模式。
孔子曾说他心中的理想社会应该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每个人都在变老的路上。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的时期,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无疑是每个人的最大期盼。
[责编:胡元媛]
[来源:三湘都市报]